心肌缺血要做什么检查
心肌缺血的检查方法包括常规心电图(有间断记录假阴性率,疑似症状常规心电图无异常可进一步行动态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连续记录提高检出率,可捕捉发作不频繁的心肌缺血)、运动负荷试验(平板和踏车运动试验激发心肌缺血,部分患者不适用)、超声心动图(静息观察结构和室壁运动有局限,负荷超声心动图提高检出率)、冠状动脉造影(金标准,观察冠状动脉情况,适用于无创检查怀疑但不明确及需血运重建前患者,有创有风险)、心肌核素显像(SPECT探测核素摄取,准确性高可定量;PET分辨率高评估代谢和心肌活性,费用高设备技术要求高)
一、心电图检查
1.常规心电图:是初步筛查心肌缺血常用的检查方法,可记录心脏电活动变化。当心肌缺血时,心电图可能出现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等改变,但常规心电图是间断记录,有一定的假阴性率,因为心肌缺血发作具有间歇性,可能在检查时未发作而漏诊。对于有胸痛等疑似心肌缺血症状但常规心电图未发现异常的患者,可进一步行动态心电图检查。
2.动态心电图(Holter):能连续记录24小时或更长时间的心电图,可提高心肌缺血的检出率。它可以捕捉到患者日常活动状态下的心电图变化,对于发作不频繁的心肌缺血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例如,有些患者心肌缺血发作呈阵发性,常规心电图不易捕捉到,而动态心电图能够记录到发作时的心电图改变,从而明确诊断。
二、运动负荷试验
1.平板运动试验:让患者在运动平板上进行运动,通过逐渐增加运动强度来激发心肌缺血。运动过程中监测心电图变化,当运动达到一定负荷时,如果出现ST段压低等心肌缺血表现,则提示可能存在冠心病等导致的心肌缺血。该试验对于诊断冠心病有一定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但对于一些心功能较差或不能耐受运动的患者不适用。例如,老年患者如果存在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可能无法完成足够强度的运动负荷试验。
2.踏车运动试验:原理与平板运动试验类似,通过让患者在踏车上运动来增加心脏负荷,观察心电图变化。与平板运动试验相比,踏车运动试验的运动强度相对容易控制,但同样存在对于不能运动患者不适用的情况。
三、超声心动图
1.静息超声心动图:可观察心脏结构和室壁运动情况。在心肌缺血发作时,相应区域的室壁运动可能出现异常,如运动减弱、消失或矛盾运动等。但静息状态下的超声心动图对于心肌缺血的诊断有一定局限性,因为部分患者在静息时室壁运动可能无明显异常,而在心肌缺血发作时才会出现改变。
2.负荷超声心动图:包括药物负荷和运动负荷超声心动图。药物负荷常用多巴酚丁胺等药物,通过药物作用增加心脏负荷,观察室壁运动变化;运动负荷超声心动图则是在运动状态下观察室壁运动。负荷超声心动图能够提高心肌缺血的检出率,尤其适用于静息超声心动图无明显异常但怀疑心肌缺血的患者。例如,对于一些无症状但存在冠心病高危因素的患者,负荷超声心动图可以帮助早期发现心肌缺血。
四、冠状动脉造影
1.检查原理:是诊断心肌缺血的金标准。通过将导管插入冠状动脉开口,注入造影剂,使冠状动脉显影,能够直接观察冠状动脉有无狭窄、狭窄的部位、程度和范围等情况。如果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达到一定标准(如狭窄≥50%),则提示可能存在心肌缺血相关的冠心病。
2.适用情况:适用于经过无创检查(如心电图、运动试验、超声心动图等)高度怀疑心肌缺血,但诊断不明确的患者;或者需要进行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治疗(如冠状动脉搭桥术或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的患者。但冠状动脉造影是有创检查,存在一定的风险,如穿刺部位出血、血管痉挛、造影剂过敏等,但这些风险在严格的操作规范下可以控制在较低水平。对于老年患者,需要评估其心、肝、肾功能等情况,以确保能够耐受该检查;对于有造影剂过敏史的患者,需要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和处理。
五、心肌核素显像
1.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通过静脉注射放射性核素标记的药物,药物随血液循环到达心肌,利用显像仪器探测心肌对核素的摄取情况。在心肌缺血时,缺血区域对核素的摄取减少,从而在显像图上表现为放射性稀疏或缺损区。SPECT心肌灌注显像对于心肌缺血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能够定量分析心肌缺血的程度和范围。例如,对于一些冠心病患者,SPECT可以明确缺血心肌的具体部位和范围,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依据。
2.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与SPECT类似,但PET的分辨率更高,能够更精确地评估心肌的代谢情况。除了可以检测心肌灌注外,还能通过观察心肌葡萄糖代谢情况来判断心肌细胞的活性。对于一些心肌存活性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对于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判断梗死心肌区域是否存在存活心肌,对于决定是否进行血运重建治疗有指导作用。但PET检查费用相对较高,且对设备和技术要求较高,临床应用相对SPECT受到一定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