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心衰的表现有哪些
右心衰有症状和体征两方面表现。症状上,消化道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单纯右心衰时呼吸困难程度相对左心衰有别,还会有乏力疲倦;体征上,有对称性凹陷性水肿,颈静脉搏动增强、充盈、怒张且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肝大且压痛,还有因右心室扩大出现的三尖瓣关闭不全反流性杂音。
1.症状方面
消化道症状:右心衰时体循环淤血,胃肠道及肝脏淤血,患者常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症状。这是因为胃肠道淤血导致消化功能紊乱,例如一项针对右心衰患者的临床观察研究发现,约70%-80%的右心衰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主要与胃肠道淤血引起的缺血缺氧及功能障碍有关。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其胃肠道功能本身随年龄增长而有所减退,右心衰导致的胃肠道淤血会使这些症状更为明显,可能影响患者的营养状况;对于有基础胃肠道疾病的患者,右心衰引起的胃肠道淤血会加重原有的胃肠道症状。
呼吸困难:单纯右心衰时呼吸困难的表现相对左心衰有所不同,主要是体循环淤血使回心血量减少,肺循环淤血程度相对左心衰较轻,但严重右心衰时也可同时合并左心衰而出现较明显的呼吸困难。右心衰引起呼吸困难的机制主要是体循环淤血导致的钠水潴留使血容量增加,进而影响心肺功能。例如在一些右心衰的动物实验中发现,随着右心衰的进展,动物会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相关的呼吸力学改变。对于女性患者,在相同病情程度下,可能由于体质等因素,呼吸困难的感受可能与男性有所差异,但本质上是由右心衰导致的循环功能异常引起。生活方式不健康的患者,如长期吸烟、缺乏运动等,右心衰时呼吸困难可能更易被诱发或加重,因为其心肺功能基础相对较差。有肺部基础病史的患者,右心衰时呼吸困难会更加复杂,可能需要综合考虑肺部疾病和右心衰的相互影响。
乏力、疲倦:右心衰时心输出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患者会感到全身乏力、疲倦。这是因为心脏泵血功能下降,无法为全身各组织器官提供充足的血液和氧气,导致机体代谢功能紊乱。研究表明,约60%-70%的右心衰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乏力、疲倦症状。对于儿童患者,右心衰导致的乏力、疲倦会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和活动能力,因为儿童处于生长旺盛期,需要充足的心输出量来支持身体的各项生理活动;对于妊娠期女性患者,由于孕期身体负担加重,右心衰时乏力、疲倦的症状可能会更为突出,需要特别关注,因为这不仅影响孕妇自身健康,还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2.体征方面
水肿:右心衰时体静脉压力升高使软组织出现水肿,首先出现于身体低垂部位,呈对称性、凹陷性。例如足踝部、胫骨前等部位,起床活动者以踝部、下肢水肿较为明显,长期卧床者以腰骶部水肿较为明显。水肿的机制主要是体循环淤血导致毛细血管静水压升高,组织液生成增加而回流减少。在临床中,可通过观察水肿的部位、程度来评估右心衰的严重程度。对于老年人,由于其血管弹性下降,水肿的表现可能相对不典型,但仍可通过细致的体格检查发现;对于肥胖患者,水肿可能较难被察觉,需要更仔细地检查身体低垂部位;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皮肤较为娇嫩,水肿的表现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需要注意观察皮肤的变化及肢体的活动情况。
颈静脉征:颈静脉搏动增强、充盈、怒张是右心衰的主要体征,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更具特征性。颈静脉搏动增强、充盈、怒张是因为右心房压力升高,颈静脉回流受阻。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是指按压肝脏时颈静脉怒张更明显,这是由于按压肝脏使回流至右心房的血液增加,已充血的右心房不能接受回心血液而使颈静脉压升高所致。例如在临床检查中,通过按压患者肝脏观察颈静脉的变化来判断是否存在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对于有慢性肝病基础的患者,肝颈静脉反流征阳性的判断需要更加谨慎,因为肝脏本身的病变可能会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对于儿童患者,进行肝颈静脉反流征检查时需要更加轻柔,避免对儿童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肝大且有压痛:右心衰时肝脏淤血肿大,质地较韧,压痛明显。肝大的原因是体循环淤血导致肝脏血液回流受阻,淤血肿大。压痛是因为淤血使肝脏包膜紧张。随着右心衰病情的加重,肝脏肿大的程度可能会增加,压痛也会更加明显。对于有肝脏基础疾病的患者,如肝炎、肝硬化等,右心衰导致的肝脏淤血会使原有肝脏疾病加重,需要综合考虑肝脏疾病和右心衰的相互影响;对于妊娠期女性患者,肝脏淤血可能会对肝脏功能产生一定影响,需要密切监测肝脏相关指标。
心脏体征:除原有心脏病体征外,右心衰时可因右心室显著扩大而出现三尖瓣关闭不全的反流性杂音。右心室扩大导致三尖瓣环扩大,引起三尖瓣相对性关闭不全,从而产生收缩期杂音。例如在听诊时可发现三尖瓣区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对于有先天性心脏病基础的患者,右心衰时心脏体征的变化可能会更加复杂,需要结合先天性心脏病的具体类型进行综合判断;对于儿童患者,心脏杂音的听诊需要更加专业和细致,因为儿童的心脏结构和生理功能与成人有所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