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心脏供血不足吃什么药

来源:民福康

改善心肌缺血心脏供血不足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干预。药物有硝酸酯类可扩冠增供血、β受体阻滞剂减耗氧、钙通道阻滞剂扩冠脉、抗血小板药防血栓、他汀类调脂稳斑;非药物干预需生活方式调整(低盐低脂低糖饮食、适度运动)和心理调节;特殊人群如老年、女性、儿童有不同注意事项,老年用药监测严、运动温和,女性用药及生活方式有性别差异,儿童优先非药物干预且严格儿科用药。

一、改善心肌缺血心脏供血不足的药物类型及相关说明

(一)硝酸酯类药物

硝酸酯类药物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例如硝酸甘油,能迅速缓解心绞痛症状,通过松弛血管平滑肌,尤其对冠状动脉的扩张作用明显,可增加缺血心肌的血液供应,但对于严重低血压、青光眼患者等需谨慎使用,因为硝酸甘油可能导致血压进一步降低,而青光眼患者使用可能加重病情。

(二)β受体阻滞剂

这类药物如美托洛尔等,通过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来改善心肌缺血状况。它适用于心率较快且无禁忌证的心肌缺血患者,但对于严重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则不适用,因为其会进一步抑制心脏的传导和收缩功能。在老年患者中使用时需密切监测心率和血压,因为老年人对药物的耐受性可能较差。

(三)钙通道阻滞剂

像氨氯地平这类钙通道阻滞剂能阻止钙离子进入细胞内,从而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适用于高血压合并心肌缺血的患者,不过对于严重心力衰竭患者使用需谨慎,因为可能会对心脏功能产生一定影响,在女性患者和老年患者中的用药剂量和监测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

(四)抗血小板药物

阿司匹林是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它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防止血栓形成,从而减少心肌梗死等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但对于有胃肠道出血病史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可能会增加胃肠道出血的风险,需要权衡利弊,在用药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胃肠道症状。氯吡格雷也是一种抗血小板药物,适用于对阿司匹林过敏或不能耐受的患者,但同样要注意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五)他汀类药物

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等,除了具有调脂作用外,还具有稳定斑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等多效性。它可以降低血脂,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减少斑块破裂引发血栓的风险。对于有肝脏疾病或肌病病史的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需要谨慎监测肝功能和肌酸激酶等指标,因为可能会引起肝功能异常或肌病等不良反应,在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患者中,药物的代谢和不良反应的发生可能存在差异。

二、非药物干预对心肌缺血心脏供血不足的重要性及相关措施

(一)生活方式调整

1.饮食方面:建议患者采用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减少钠盐摄入有助于控制血压,每日钠盐摄入量应控制在6g以下;低脂饮食能减少血脂异常的风险,避免食用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高脂肪食物;低糖饮食可控制血糖,减少对血管的损害。例如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蔬菜每天应摄入400-500g,水果200-350g,全谷物占主食的1/3左右。

2.运动方面: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度运动,如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可选择快走、慢跑、游泳等运动方式。运动强度以运动时稍感心跳加快、呼吸急促,但仍能交谈为宜。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改善心肌供血,但对于合并严重心功能不全等情况的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强度,避免运动强度过大加重心肌缺血。

(二)心理调节

长期的精神紧张、焦虑等情绪可能会加重心肌缺血的症状。患者应保持心情舒畅,可通过听音乐、冥想、瑜伽等方式进行心理调节。对于有明显心理问题的患者,可能需要心理医生的干预,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患者对心理调节的接受程度和方式可能有所不同,例如老年患者可能更适合通过传统的兴趣爱好来缓解心理压力。

三、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一)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在用药时需更加谨慎。例如在使用硝酸酯类药物时,要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因为老年人血压调节功能较差,药物可能导致血压波动过大;使用β受体阻滞剂时,要注意心率的监测,避免心率过低;在进行非药物干预的运动时,要选择更温和的运动方式,如慢走,并且运动时间不宜过长,要根据自身的体能逐渐增加运动负荷。

(二)女性患者

女性心肌缺血的表现可能与男性有所不同,在用药选择上可能需要考虑性别差异。例如在使用某些药物时,女性对药物的代谢和不良反应的发生可能与男性不同。在生活方式调整方面,女性患者可能更关注体重管理和心理健康对心肌缺血的影响,要根据女性的生理特点进行个性化的生活方式指导,如在月经周期等特殊时期注意自身身体状况的变化对心肌缺血的影响。

(三)儿童患者

儿童心肌缺血相对较少见,但如果发生,其病因和治疗与成人有所不同。一般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如查找可能的先天性心脏疾病等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而在药物使用上要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因为儿童的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药物代谢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与成人不同。

了解疾病
血脂异常
血脂异常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代谢疾病,是由于体内脂蛋白代谢异常引起的,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甘油三酯升高、总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等。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心肌缺血怎么检查不出来?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肌缺血受周围环境,神经调节,血管本身的原因 ,生气着急等的影响,有些心肌缺血不一定有症状,这种缺血状态,心脏已经适应了,当遇到生气着急,大喜大悲,劳累等应急状态造成冠脉痉挛,就会有症状表现出,您可以进一步检查,心电图 ,心脏彩超,蹬车试验,心肌负荷试验,心脏CTA, 还可以做冠脉造影。
年轻女性心肌缺血什么原因引起?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年轻的女性表现出心肌缺血,一方面考虑可能是有些经常熬夜、造成睡眠不足造成的心肌缺血;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患有比较严重的贫血造成的心肌缺血;部分病人可能是因为心肌炎或者是肥厚性心肌病、冠心病等器质性的心脏疾病造成的心肌缺血。应该进一步检查清楚具体原因后进行调理,平时注意充足睡眠,不能熬夜,防止剧烈运动
下壁心肌缺血严重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下壁心肌缺血是否严重取决于病人的实际情况和临床表现,下壁心肌缺血的形成和冠状动脉狭窄直接相关,但冠状动脉狭窄最重要的致病因素是动脉粥样硬化,一旦心肌缺血,不仅对心脏有害,而且对全身有害,氧是心肌细胞活动所需的物质,氧气经过血液输送到细胞。一旦心脏没有供氧,整个负荷就由心肌提供,一旦发生缺血,也会发生
心电图女性心肌缺血的表现?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心电图心肌缺血的表现是一样的。主要是ST段的移位,表现为缺血相应部位导联的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在0.05~0.20毫伏之间,伴或不伴随T波的低平、倒置,或“假性正常化”;或心电图呈动态的演变。T波改变对反映心肌缺血的特异性不如ST段,但如果和平时比较有明显的差别,也有助于诊
什么是前侧壁心肌缺血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前侧壁心肌缺血是指心脏的血液灌注减少的一种比较多见的心脏疾病,往往由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所造成,也有可能是因为冠状动脉的痉挛或者是局部的微血管的循环障碍所造成。前壁心肌缺血容易产生心绞痛的症状,可以采用口服扩张冠状动脉的药物来进行用药。心肌缺血应当严格控制血压、血脂和血糖。要保持合理的膳食结构,以低脂
心肌缺血性改变怎么办?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肌缺血性改变一般多见于对心电图的描述,常提示心肌缺血,也就是俗称的冠心病。首先需要明确一点,如果只是一份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性改变,不能诊断冠心病,至少需要两份,其中一份是症状发作时的心电图,如果两份心电图有动态改变,可以诊断冠心病。这时候就要开始启动药物治疗,包括抗栓,降脂,ACEI或者ARB改善
轻微心肌缺血怎么办?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表现出轻度的心肌缺血,首先要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若是紧张或者劳累所诱发的,要注意调整心情,注意休息,合并冠状动脉硬化,一般都需要长时间的用药来治疗,口服硝酸异山梨酯类的药物,同时口服复方丹参滴丸或者是速效救心丸,活血化瘀的药物可以改善,平时饮食要注意清淡,不要吃太过油腻。
透壁性心肌缺血心电图的表现?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死,既往曾称为透壁型心肌梗死,也就是题目所称的透壁性心肌缺血,这是心肌缺血里面非常重的一种类型。心电图可表现为面向透壁心肌坏死区,相应导联上表现出宽而深的Q波,即病理性Q波,ST段呈弓背向上型抬高,T波倒置,往往宽而且深,两支呈对称型,在背向梗死区的导联上表现出R波增高,ST段压
急性心肌缺血是什么病?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急性心肌缺血属于心脏病的一种,造成急性心肌缺血,病情有很多,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血脂症,高龄等,会使病人表现出心绞痛,心前区不适,胸闷,乏力,精力不足,呼吸困难等,严重时会造成病人猝死,日常要服用一些的辅酶q10,阿托伐他汀等治疗心肌的药物,饮食要以清淡为主,防止重体力劳动,进行
下壁前侧壁心肌缺血怎么治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下壁、前侧壁心肌缺血的治疗,应以改善冠状动脉供血,避免缺血进一步加重为主。具体的治疗方法为扩冠、抗栓、调脂、改善循环及对症治疗。扩冠可应用硝酸酯类药物,抗栓可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口服,调脂可给予他汀类口服,改善循环可应用丹参、银杏等中药。如上述规范化治疗后,仍未改善症状,可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必要时
心肌缺血会造成心律失常吗
徐新娜 副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心肌缺血本身就是引起心律失常发生最常见的病因,比如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都是心肌缺血的患者。心肌缺血本身可以影响到心脏的传导系统,而诱发出多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包括缓慢性的心律失常,比如传导阻滞、心动过缓,也可以出现一些快速性的心律失常,比如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心动过速,包括房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甚至严重的心肌缺血的患者还会出现室扑、室
怎样判断心肌缺血的程度
李琪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心肌缺血其实是冠心病的表现,冠心病的发生原理就是由于血管内长了斑块,造成血管的狭窄、阻塞,远端的血流不够了,出现了一些心肌缺血的临床表现。判断心肌缺血的程度,有一些主观的判断方法,也有一些客观的判断方法。主观的判断方法比较简单,可以用病人自己的主观感受,比如原来可以爬三层楼,没有任何不舒服,现在爬到了两层楼就开始出现胸痛、胸闷这些情况,则
心肌缺血严重了会导致什么后果
李琪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心肌缺血是冠心病的一种表现形式,随着程度的逐渐加重,临床表现形式也往往从轻到重,轻度的心肌缺血患者在比较大的活动量的时候会出现症状,比如在做爬山、游泳等的时候出现胸痛、胸闷、心前区不适等感觉,随着狭窄的加重,心肌缺血的程度也会逐渐变得明显,原来能做的活动可能现在就变得力不从心了,再严重一点患者可能日常活动、做些简单家务就会出现胸痛胸闷的这
心肌缺血的原因
程轶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心肌缺血最常见原因是由于冠状动脉本身有斑块,而导致冠状动脉管腔狭窄。当狭窄到一定程度,比如狭窄程度大于50%,而导致心肌的绝对或相对供血不足,从而出现心肌缺血。一旦发生心肌缺血,患者可能会出现心前区不适、疼痛、心律失常等不适症状。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心肌缺血的症状吃什么
程轶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心肌缺血症状分为五型,一种是隐匿性心肌病冠心病,第二种是心绞痛,第三种是心肌梗死,第四种是缺血性心肌病,第五种是猝死。五种冠心病每一种所需要服用的药物都不一样,所以需要去医院就诊,明确心肌缺血具体的类型给予针对性治疗。
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对诊断心肌缺血的作用
陈添华 副主任医师
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对于心肌缺血的诊断是很有帮助的,可以了解心脏局部的功能,是否存在局部室壁运动的异常,还能够了解局部室壁的增厚率。此外通过门控心肌灌注显像,还能够了解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计算出射血分数。 做门控心肌灌注显像要求心律是整齐的。心律不齐的患者不能做门控心肌灌注显像,即使做出来的结果也不可靠。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