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怎么治疗
心肌缺血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治疗。一般治疗涵盖生活方式调整(饮食、运动、戒烟限酒)及控制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药物治疗有抗血小板、他汀类、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等药物;介入治疗适用于药物效果不佳且冠状动脉狭窄严重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有相应适应证、操作及术后注意事项;外科治疗中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适用于多支或左主干严重病变,有手术原理和术后康复相关要求
一、一般治疗
1.生活方式调整
饮食方面:对于有心肌缺血的患者,应遵循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原则。减少钠盐摄入,每日钠盐摄入量宜控制在6g以下,因为高盐饮食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担。限制脂肪摄入,尤其是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尽量少吃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摄入过多会使血脂升高,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血脂。对于有糖尿病的心肌缺血患者,还需严格控制糖分摄入,避免血糖波动影响病情。
运动方面: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度运动,如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像快走、慢跑、游泳等,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运动可以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强心肺耐力,但要注意运动强度应适中,避免过度劳累。对于老年患者,运动前最好进行身体评估,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和强度;对于有冠心病病史的患者,运动时应随身携带急救药物。
戒烟限酒:吸烟是心肌缺血的重要危险因素,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成分会损伤血管内皮,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所以必须戒烟。限制饮酒量,男性每日饮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5g,过量饮酒会加重心脏负担,影响心脏功能。
2.控制基础疾病
高血压:将血压控制在目标范围内,一般对于无并发症的心肌缺血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钙通道阻滞剂等,不同的降压药物有不同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例如,ACEI类药物适用于伴有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病史等情况的患者,但可能会引起干咳等不良反应;ARB类药物在ACEI引起干咳时可替换使用。
糖尿病:通过饮食控制、运动和药物治疗等将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空腹血糖一般控制在7mmol/L以下,餐后血糖控制在10mmol/L以下。可选择口服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治疗,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要注意避免低血糖发生,因为低血糖可能诱发心肌缺血发作。例如,二甲双胍是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但在肾功能不全时需慎用;胰岛素的使用需根据血糖情况调整剂量。
高脂血症:使血脂达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一般应控制在1.8mmol/L以下,对于极高危的心肌缺血患者,可能需要将LDL-C控制在1.4mmol/L以下。使用降脂药物,如他汀类药物,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胆固醇水平,稳定斑块,但可能会有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
二、药物治疗
1.抗血小板药物:常用药物如阿司匹林,它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对于无禁忌证的心肌缺血患者,一般建议长期服用阿司匹林,但有出血倾向、消化道溃疡等患者需慎用。
2.他汀类药物:除了降低血脂外,还具有稳定斑块的作用。如阿托伐他汀等,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3.β受体阻滞剂:可以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适用于有心肌缺血且心率偏快的患者,如美托洛尔等,但对于严重心动过缓、支气管哮喘患者禁用。
4.硝酸酯类药物:如硝酸甘油等,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在心肌缺血发作时可舌下含服缓解症状,但使用后可能会有头痛等不良反应,青光眼患者禁用。
三、介入治疗
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适应证: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冠状动脉狭窄严重(一般指狭窄程度>75%)的患者,可考虑PCI。例如,存在明显心绞痛症状,经规范药物治疗后仍频繁发作,或者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主要冠状动脉有严重狭窄的患者。
操作过程:通过穿刺外周血管,将导管送至冠状动脉病变部位,然后植入支架等器械,扩张狭窄的血管,恢复冠状动脉血流。该操作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但也存在一定的手术风险,如出血、血管穿孔、支架内再狭窄等。
术后注意事项:术后需要继续服用抗血小板等药物,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心电图等变化。对于老年患者,要特别注意术后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需适当限制活动,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复查。
四、外科治疗
1.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
适应证:适用于多支冠状动脉严重病变、左主干病变等情况。例如,冠状动脉三支病变,且病变血管不宜行PCI治疗的患者。
手术原理:取患者自身的大隐静脉或内乳动脉等作为血管桥,一端连接主动脉,另一端连接病变冠状动脉的远端,绕过狭窄或阻塞的部位,恢复心肌供血。
术后康复:术后患者需要较长时间的康复过程,要注意休息,加强营养支持。对于老年患者,术后要特别关注心功能的恢复情况,定期进行心功能评估,同时要注意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因为老年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风险相对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