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型心绞痛的处理注意事项

来源:民福康

稳定型心绞痛处理需注意一般评估与生活方式调整,包括全面风险评估和饮食、运动、戒烟限酒等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要合理选药并监测不良反应;特殊人群如老年、女性及合并其他疾病患者有各自注意事项;还需定期随访和病情监测,定期随访查症状、体格、指标等,患者自我监测发作情况,变化及时就医。

一、一般评估与生活方式调整

1.风险评估:需全面评估患者的心血管风险因素,包括年龄(不同年龄段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风险不同,如老年人风险相对较高)、性别(男性一般在较早年龄易患冠心病相关稳定型心绞痛,女性绝经后风险上升)、血压、血脂、血糖水平,以及是否有吸烟史、家族心血管疾病史等。通过评估确定患者的危险分层,以便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例如,根据Framingham评分等工具评估心血管事件发生的10年风险,高风险患者需要更积极的干预措施。

2.生活方式干预

饮食:建议患者采用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增加水果、蔬菜、全谷物的摄入。研究表明,合理的饮食结构有助于控制血脂、血压和血糖,从而降低稳定型心绞痛的发作风险。例如,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可降低胆固醇水平,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运动: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适度的运动计划,如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运动可以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强心肌的侧支循环,有助于减轻心绞痛症状。但要注意运动应循序渐进,避免剧烈运动,对于有严重心力衰竭等并发症的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运动方案。

戒烟限酒:吸烟是稳定型心绞痛的重要危险因素,应劝导患者戒烟。过量饮酒也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应限制酒精摄入,男性每日酒精摄入量不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5g。

二、药物治疗相关注意事项

1.药物选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常用药物包括硝酸酯类(如硝酸甘油等)、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硝酸酯类药物可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供血,缓解心绞痛症状;β受体阻滞剂通过降低心率和心肌收缩力,减少心肌耗氧量;钙通道阻滞剂可扩张冠状动脉,解除冠状动脉痉挛。例如,对于伴有高血压、心率偏快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β受体阻滞剂可能是更合适的选择;而对于冠状动脉痉挛为主的患者,钙通道阻滞剂可能效果更佳。

2.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在使用药物过程中要密切监测药物的不良反应。例如,使用β受体阻滞剂时需注意观察患者心率、血压的变化,以及是否出现乏力、呼吸困难等心功能受影响的表现;使用硝酸酯类药物时要注意是否有头痛、面部潮红、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对于老年患者、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等特殊人群,更要谨慎用药并加强监测,因为他们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耐受性可能较差。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患者: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功能不全等。在处理时要更加谨慎,药物选择需兼顾各基础疾病的治疗,同时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老年患者使用利尿剂时要注意避免电解质紊乱,使用降糖药物时要注意低血糖的发生风险。此外,老年患者的手术耐受性等也需要综合评估,在进行非心脏手术等操作时要充分考虑稳定型心绞痛对手术的影响及手术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2.女性患者:女性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临床表现上可能与男性有所不同,有时不典型症状较多,如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等而非典型的胸痛。在诊断和治疗时要注意这一特点,避免漏诊或误诊。女性患者在绝经后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影响心血管系统,在药物选择上需考虑激素因素对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影响。同时,女性患者在妊娠、哺乳期等特殊生理时期的处理也需要特别关注,例如某些药物可能对胎儿或婴儿有影响,需权衡利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3.合并其他疾病的患者

合并糖尿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血糖控制目标需适当调整,因为过高或过低的血糖都可能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不利影响。在药物治疗时,要避免使用可能影响血糖的药物或选择对血糖影响较小的药物。例如,选择β受体阻滞剂时要注意其对血糖监测的干扰,以及可能掩盖低血糖症状等问题。同时,要加强血糖的监测和管理,保持血糖的相对稳定,以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此类患者药物代谢和排泄功能下降,需要调整药物剂量或选择经肝胆代谢为主的药物。例如,使用某些降压药、降糖药等时要根据肾功能情况进行剂量调整,避免药物在体内蓄积导致不良反应加重。同时,要密切监测肾功能指标,根据肾功能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四、随访与病情监测

1.定期随访:患者需要定期进行随访,一般建议每3-6个月进行一次随访。随访内容包括询问症状发作情况,如心绞痛发作的频率、程度、持续时间等是否有变化;进行体格检查,包括血压、心率、心脏听诊等;复查相关实验室指标,如血脂、血糖、肝肾功能等;必要时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评估心脏功能和心肌缺血情况的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病情监测:患者自身也要注意病情的自我监测,如记录心绞痛发作日记,包括发作的时间、诱因、缓解方式等。如果出现心绞痛发作频率增加、程度加重、持续时间延长或出现新的症状(如呼吸困难加重、下肢水肿等),应及时就医,警惕病情恶化或出现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可能。

了解疾病
稳定型心绞痛
稳定型心绞痛是冠心病的一种,由于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患者临床表现在一段时间内相对稳定,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稳定型心绞痛的诱发因素
张虹 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稳定型心绞痛的病因主要是在冠状动脉严重狭窄的基础上,由于心肌耗氧增加,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缺血。所有增加心肌耗氧量的因素都可能是诱发心绞痛的发作,比如过度的体力劳动、劳累,是最常见的诱发因素。因为体力活动可以明确地增加心肌的耗氧量。还有就是情绪激动也会诱发稳定型心绞痛的出现,过度的兴奋、恐怖、紧张、发怒都会引起交感神经的兴奋,引起心率增快,
心绞痛多吃什么食物?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绞痛的病人,建议多吃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丰富的青菜水果,比如芹菜,春菜,胡萝卜,黑木耳,苹果,海带,茄子,洋葱,番茄,香菇,玉米等。心绞痛的病人应当少吃含胆固醇高的食物,比如肥肉,猪蹄,动物内脏等。心绞痛的病人,除了要注意低脂低盐饮食,还应当保持情绪的稳定,防止情绪的激动,防止过度的劳累,定期的进行
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标准?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标准是1、心绞痛发作更加频繁,疼痛的程度增加以及持续时间延长;2、在休息时会表现出心绞痛发作的现象;3、在轻微的活动后会表现出心绞痛,或心绞痛是在一个月内才表现出;当其中三项中至少满足一项,伴随ST-T改变,即可确诊为不稳定性心绞痛。在确诊后口服硝酸甘油积极治疗,还需要使用阿司匹
经常心绞痛怎么办?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经常心绞痛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一般治疗,主要包括饮食控制,防止摄入过于油腻的食物,营养均衡,戒烟限酒,控制体重。二,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拜阿司匹林,调血脂药物,贝塔受体阻滞剂,扩血管药物等的使用。三,治疗其它同时存在的高危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四,如果心绞痛发作频繁,疼痛程
心绞痛病人用不用做心脏支架?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绞痛病人如果比较严重也是可以支架的,大部分不用支架,口服一些活血通络,营养心肌稳定心脏的药物治疗,多吃一些有营养的食物,多吃些补气血的食物,减轻压力,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定期去医院检查。
心绞痛和心脏神经官能症区别?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脏神经官能症是以心血管疾病的有关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女性多见,尤其多见于更年期妇女,不属于器质性心脏病。心脏神经官能症也可以出现类似心绞痛一样的症状,但是心脏神经官能症的疼痛部位不固定,大多是在心前区,并且疼痛发作和劳力的活动没有关系,多数是发生在休息状态,疼痛性质也可以像心绞痛的刀割样、
心绞痛后背痛是怎么回事?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绞痛后背疼,考虑是以下几种原因造成的:第一种,可能是心脏功能异常造成的疼痛,建议去医院做心电图和胸片检查,可以服用速效救心丸缓解疼痛,平时注意不要太劳累,休息好,也可以经过针灸、按摩和推拿治疗。第二种,可能是冠心病,心肌缺血造成的心绞痛,建议去医院心血管内科做心脏彩超检查,适当的锻炼,注意饮食清淡
轻度心绞痛是什么感觉?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轻度心绞痛的感觉其实和心绞痛的感觉完全一致,只不过症状较轻而已。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胸闷,胸痛,心慌,乏力等,一般劳累或者增加心肌供血、供氧情况下诱发,疼痛的性质呈压迫样、压榨性疼痛,也可表现为烧灼样疼痛,一般位于胸骨中下段,有时可放射至心前区,左侧或者双侧上肢,后背,颈部及下颌部,每次持续时间数分钟
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标准?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不稳定性心绞痛的诊断标准,1.原有的稳定型心绞痛性质和程度改变,也就是说心绞痛频繁发作,严重程度增加,持续时间延长。2.休息的时候心绞痛也发作。3.最近一个月内心新近发生的,轻微的体力活动也可诱发的心绞痛。以上三项中包含有一项或者多项,并有心电图ST-T改变者,可以诊断不稳定心绞痛。如果原有稳定型心
稳定型心绞痛的症状是什么?
刘虹宏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稳定型心绞痛的典型症状是在情绪激动或者劳力时,胸骨上段或者中段突发压榨性疼痛,部分患者是心前区有疼痛感,并且还可放射至左肩、左上肢前内侧、无名指和小指;患者偶尔会出现濒死感,严重者甚至会大汗淋漓,一般在平复情绪、停止劳力时疼痛感可逐渐缓解或消失。此外,还有患者可能会伴随虚弱、乏力、胸闷等症状。如果患
稳定型心绞痛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区别
徐新娜 副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稳定心绞痛和不稳定型心绞痛主要的区别就是发作条件的不同。稳定心绞痛是由于劳累、体力活动的增加引起的心肌缺血,出现胸痛的症状以及心功能障碍,没有心肌坏死,疼痛发作持续的是心前区的压榨性疼痛,可以向上肢以及颈部、后背部发生放射,往往持续几分钟就可以缓解,这种心绞痛的产生条件是特定的,也就是体力活动到达一定的数量,才会诱发出现。而不稳定的心绞痛
稳定型心绞痛如何分级
张虹 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目前我国一直是采用加拿大心血管学会的心绞痛分级。加拿大心血管学会把心绞痛分为四级,一级就是一般的体力活动,比如步行、登楼不受限制,但是仅在强、快或者持续用力地时候发生心绞痛。二级就是一般的体力活动轻度受限,但是在快步、饭后、寒冷、刮风中精神或者刺激,体力活动轻度受限,快步、饭后、冷风、刮风、精神应激或者醒后数小时内发作这种心绞痛,平地步行
什么是稳定型心绞痛
刘红旭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三甲
稳定型心绞痛属于冠心病的范畴,一般是因为运动量增加或情绪激动等原因,导致心脏的需氧量增大。稳定型心绞痛相对来说导致冠状动脉狭窄的斑块比较稳定,经过休息或服用硝酸甘油后疼痛感就会逐渐消失。发生的部位主要在胸骨体上段或中段之后,可能会放射到心前区、左上肢、颈、左肩,有压榨感和憋闷感。如果出现心绞痛的症状,尤其是第一次出现的时候,应该立刻到医院
年轻人偶尔心绞痛正常吗
孙明明 副主任医师
保定市第二医院 三甲
年轻人偶尔心绞痛属于不正常现象,说明心脏的冠状动脉发生了硬化性改变,属于器质性病变,要引起家属足够的重视,需要立即给予对症治疗。年轻人偶尔心绞痛与长时间熬夜、平时长时间过度劳累以及某些器质性疾病有关,例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低血压等。
稳定型心绞痛的表现
贾秋菊 副主任医师
丹东市第一医院 三甲
不稳定性心绞痛主要表现是阵发性胸闷、胸痛、心慌或心前区不舒服感觉。一般发作时间是几分钟到十几分钟,很少超过二十分钟。诱发因素和劳累以及情绪激动有关。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药物后,三到五分钟即可明显缓解,但可以反复进行发作;而如果发作频繁,有可能会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哪些部位疼痛是心绞痛发作
陈添华 副主任医师
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下列部位的疼痛,需要注意是不是心绞痛发作:一、胸痛位于胸骨后,可以波及心前区,这是心绞痛发作的典型部位,一旦发生要注意是不是心绞痛发作;二、有时候上腹部的疼痛也要注意是不是心绞痛的发作;三、有些心绞痛的发作还可以表现为下颌痛、颈部痛、背痛甚至表现为牙痛,也需要注意鉴别是不是心绞痛发作。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