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鲜和灰指甲的区别
甲癣和灰指甲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甲癣由皮肤癣菌侵犯甲板及甲下所致,灰指甲是甲真菌病俗称,致病真菌更多样;二者临床表现有多种类型,且受年龄、生活方式等因素影响;诊断均依靠临床表现与实验室检查,灰指甲检查更复杂;治疗方法包括外用和口服药物,灰指甲治疗需更具针对性;预防方面,两者都要注重个人卫生,不同人群还有各自需注意的要点。
一、定义和病因
1.甲癣:甲癣是由皮肤癣菌侵犯甲板及甲下所引起的甲病变,常见的致病菌有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等。皮肤癣菌具有嗜角质性,能分解角蛋白,在甲板和甲下生长繁殖,破坏甲的正常结构。一些因素会增加甲癣的发病风险,如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包括老年人、患有糖尿病或艾滋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经常接触水或处于潮湿环境工作的人,像厨师、洗衣工等;有足癣病史的人,容易自身传染引发甲癣。
2.灰指甲:灰指甲是甲真菌病的俗称,它的致病真菌更为多样,除了皮肤癣菌外,还包括酵母菌和非皮肤癣菌性霉菌。酵母菌如念珠菌属,非皮肤癣菌性霉菌如曲霉、镰刀菌等。灰指甲的发病同样与多种因素相关,例如年龄增长,老年人的甲生长缓慢、局部血液循环差,更易感染真菌;经常美甲、使用不合格的美甲产品,可能损伤指甲,破坏甲的屏障功能,增加感染机会;患有手足多汗症的人,脚部或手部长期处于潮湿状态,利于真菌滋生。
二、临床表现
1.甲癣:甲癣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不同类型。白色浅表型表现为甲板浅层有点状或不规则片状白色混浊,表面失去光泽或稍有凹凸不平;远端侧位甲下型最为常见,真菌从甲的侧缘或前缘侵入,甲板增厚、变色,呈灰白色、黄色或褐色,甲下有角蛋白及碎屑沉积,甲板与甲床分离;近端甲下型较少见,感染始于甲半月和甲根部,表现为甲半月和甲根部粗糙肥厚、凹凸不平或破损。不同类型的甲癣在不同年龄段可能有不同表现,儿童甲癣相对少见,若发生多为白色浅表型,症状相对较轻;成年人各种类型均可出现,症状可能更典型和严重;老年人由于甲的生理变化,可能症状更隐匿,容易被忽视。
2.灰指甲:灰指甲的临床表现也有多种形式。除了类似甲癣的增厚、变色、甲分离等表现外,还有可能出现甲板萎缩,甲板变薄、变小,表面高低不平;甲板脱落,严重时整个甲板被破坏,完全与甲床分离而脱落。酵母菌引起的灰指甲常伴有甲沟炎,表现为甲周红肿、疼痛。灰指甲的症状受生活方式影响较大,如经常穿不透气鞋子的人,灰指甲症状可能更严重,发展更快;长期从事体力劳动且不注意手部卫生的人,指甲损伤和感染的程度可能更明显。
三、诊断方法
1.甲癣:诊断甲癣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医生首先会观察指甲的外观、颜色、质地等特征,判断是否符合甲癣的表现。实验室检查常用的方法是真菌镜检和培养。真菌镜检是将病甲碎屑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查找真菌菌丝或孢子,若发现则可确诊。真菌培养能确定致病真菌的种类,对于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有指导意义。不过,真菌镜检和培养的结果可能受到取材部位、取材方法等因素影响,一次检查结果阴性不能完全排除甲癣,可能需要多次检查。
2.灰指甲:灰指甲的诊断同样基于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由于灰指甲的致病真菌多样,实验室检查更为重要。除了真菌镜检和培养外,有时还需要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以观察甲组织的病理变化,明确真菌的存在和类型,对于诊断不典型的灰指甲有重要价值。对于有特殊病史的患者,如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诊断时需要更加谨慎,可能需要结合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进行综合判断。
四、治疗方法
1.甲癣:治疗甲癣的方法包括外用药物和口服药物。外用药物适用于症状较轻、受累指甲较少的患者,常用的有阿莫罗芬搽剂、环吡酮胺甲涂剂等,它们能渗透进入甲板,抑制真菌生长。口服药物适用于多个指甲受累、病情较重的患者,常用药物有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等。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如伊曲康唑可能对肝功能有一定影响,用药期间需要定期检查肝功能。对于儿童患者,外用药物相对更安全,口服药物的使用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老年人肝肾功能可能有所减退,用药时也需要密切监测。
2.灰指甲:灰指甲的治疗原则与甲癣相似,但由于致病真菌种类不同,治疗方案可能更具针对性。对于酵母菌引起的灰指甲,可能需要使用抗酵母菌的药物,如氟康唑等;对于非皮肤癣菌性霉菌引起的灰指甲,治疗相对困难,可能需要更长的疗程和更强效的药物。在治疗灰指甲时,也可以采用联合治疗的方法,即外用药物和口服药物联合使用,提高治疗效果。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在治疗灰指甲的同时需要积极控制血糖,否则会影响治疗效果,增加复发的风险。
五、预防措施
1.甲癣:预防甲癣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手足清洁干燥,勤换鞋袜,避免与他人共用拖鞋、脚盆、指甲刀等生活用品。积极治疗手足癣,防止自身传染。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应加强营养,适当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从事特殊职业的人群,如经常接触水的人,工作时应戴手套,工作后及时擦干手脚。
2.灰指甲:预防灰指甲同样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甲外伤,减少美甲的频率,选择正规的美甲店和合格的美甲产品。保持居住环境干燥通风,避免长期处于潮湿环境。对于老年人,要注意足部保暖和血液循环,定期修剪指甲,但要避免修剪过短损伤甲床。儿童要注意手部卫生,避免啃咬指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