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怎么护理
剖宫产术后护理涵盖多方面,需密切观察伤口情况,保持清洁干燥;监测体温、血压等生命体征;术后初期合理饮食,逐渐恢复正常;尿管留置期间保持通畅与清洁,拔除后鼓励排尿;术后早期适当活动,保证休息睡眠;观察恶露量、色、味;尽早让新生儿早接触早吸吮,注意母乳喂养姿势;高龄产妇和有妊娠合并症的产妇需特殊护理关注。
一、伤口护理
1.观察伤口情况:术后需密切观察剖宫产伤口有无红肿、渗液、渗血等情况。一般术后1-2天会进行伤口换药,医护人员会查看伤口愈合状况。正常的剖宫产伤口初期会有轻度的红肿,但无明显脓性分泌物,如果发现伤口红肿加重、有异味或者渗液增多,可能提示伤口感染,需及时告知医护人员进行处理。
2.保持伤口清洁干燥:产妇要注意保持伤口部位的清洁干燥,在伤口没有完全愈合前,避免沾水。如果不小心弄湿伤口,应立即用无菌纱布擦干,并让伤口在通风处晾干,必要时可让医护人员重新进行消毒处理。同时,穿着宽松、柔软的衣物,减少对伤口的摩擦,有利于伤口的愈合。
二、生命体征监测
1.体温监测:术后要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剖宫产术后由于手术创伤等原因,可能会出现吸收热,一般体温不超过38.5℃,持续时间较短。但如果体温超过38.5℃且持续时间较长,或者伴有寒战等症状,要警惕感染的可能,如宫腔感染、伤口感染等,需及时进行相关检查和处理。
2.血压、脉搏、呼吸监测:术后会定时监测产妇的血压、脉搏和呼吸,一般每半小时至1小时监测一次,待生命体征平稳后可适当延长监测间隔。通过监测这些生命体征,可以及时发现产妇是否出现术后出血、休克等并发症的早期迹象。例如,如果产妇出现血压下降、脉搏增快、呼吸急促等情况,可能提示有内出血等异常情况,需要立即进行处理。
三、饮食护理
1.术后初期饮食:剖宫产术后6小时内一般需要禁食禁水,因为麻醉的影响可能会导致胃肠蠕动减弱,过早进食可能会引起呕吐、腹胀等不适。6小时后可以少量饮用温开水,如果没有不适反应,可逐渐过渡到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等。流质饮食要清淡、易消化,避免食用产气多的食物,如豆类、牛奶等,以防引起腹胀。
2.术后逐渐恢复正常饮食:术后1-2天可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如米粥、面条、蒸蛋等。随着身体的恢复,术后3-4天可逐渐恢复到正常饮食,但要注意营养均衡。增加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摄入,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有助于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同时要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保证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摄入,预防便秘。因为剖宫产术后产妇活动相对减少,容易发生便秘,而便秘时用力排便可能会影响伤口愈合,所以保证大便通畅很重要。
四、尿管护理
1.尿管留置期间:术后一般会留置尿管24-48小时,期间要保持尿管通畅,避免尿管扭曲、受压。要注意观察尿液的颜色、量和性质,如果发现尿液颜色鲜红、量明显减少或者有浑浊等异常情况,要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同时,要保持会阴部清洁,每天用碘伏等消毒液进行会阴部擦洗,预防泌尿系统感染。
2.拔除尿管后护理:拔除尿管后要鼓励产妇尽早自行排尿,因为长时间留置尿管可能会导致膀胱功能减退。可以让产妇听流水声诱导排尿,或者用温水冲洗会阴等方法刺激排尿。如果拔除尿管后长时间不能自行排尿,要及时告知医护人员进行处理,必要时可能需要再次留置尿管。
五、活动与休息
1.术后早期活动:术后6小时内产妇需要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6小时后可在床上进行翻身、四肢活动等,以促进胃肠蠕动恢复,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术后第1天可在医护人员或家属的协助下坐起,逐渐增加活动量。术后第2天可在床边少量活动,如在床边站立、缓慢行走等,但要注意活动量不宜过大,以产妇不感到疲劳为宜。
2.休息与睡眠:产妇要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良好的休息有助于身体恢复。产后身体较为虚弱,需要充足的睡眠来促进体力恢复和乳汁分泌。在休息时要注意室内环境安静、舒适,温度和湿度适宜。同时,要注意避免长时间抱孩子等劳累情况,以免影响身体恢复。
六、恶露观察
1.恶露的正常情况:剖宫产术后会有恶露排出,恶露分为血性恶露、浆液性恶露和白色恶露。血性恶露一般持续3-4天,颜色鲜红,含有大量血液、小血块和坏死的蜕膜组织;浆液性恶露持续10天左右,颜色淡红;白色恶露持续3周左右,颜色较白,质地黏稠。要注意观察恶露的量、颜色和气味,如果恶露量突然增多、颜色持续鲜红或者有臭味,可能提示子宫复旧不全、宫腔内有残留或者发生感染等情况,需及时就医。
七、母乳喂养护理
1.早接触早吸吮:剖宫产术后应尽早让产妇与新生儿进行皮肤接触,并开始让新生儿吸吮乳头。早接触早吸吮有助于促进乳汁分泌,同时也能增进母婴感情。一般在术后6小时内就可以开始让新生儿吸吮乳头,每次吸吮时间可根据新生儿的情况适当掌握,开始时每次吸吮5-10分钟左右,逐渐延长。
2.母乳喂养姿势:正确的母乳喂养姿势很重要,产妇可以采取坐位或卧位进行哺乳。坐位时要将新生儿抱在怀里,使新生儿的头、肩和身体呈一条直线,嘴对准乳头和乳晕;卧位哺乳时要注意避免乳房堵住新生儿的鼻孔。要确保新生儿能够有效地含接乳头和乳晕,这样才能保证充分吸吮乳汁,同时也能预防乳头皲裂等情况的发生。如果产妇在母乳喂养过程中遇到问题,如乳头疼痛、乳汁分泌不足等,要及时向医护人员或专业的哺乳顾问寻求帮助。
八、特殊人群护理注意事项
1.高龄产妇: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身体恢复相对较慢,要更加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伤口愈合情况。由于高龄产妇发生术后并发症的风险相对较高,如血栓形成、感染等,所以要督促高龄产妇早期活动,加强下肢按摩等预防血栓的措施。同时,要更加关注高龄产妇的心理状态,高龄产妇可能会存在更多的焦虑等情绪,要给予心理支持,帮助其缓解心理压力,促进身体恢复。
2.有妊娠合并症的产妇:如果产妇在妊娠期间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剖宫产术后要继续监测相关指标。例如合并高血压的产妇要监测血压变化,按照医嘱继续进行降压治疗;合并糖尿病的产妇要监测血糖,注意饮食控制,必要时可能需要调整胰岛素等药物的使用(但具体药物使用需遵医嘱,此处仅强调监测指标和饮食等方面的注意事项)。同时,要密切观察伤口和身体恢复情况,因为妊娠合并症可能会影响术后恢复,需要更加精细的护理。
总之,剖宫产术后的护理是一个全面的过程,涉及伤口、生命体征、饮食、活动、恶露、母乳喂养等多个方面,每个方面都需要精心护理,以确保产妇能够顺利恢复身体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