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胃镜麻醉是怎么做

来源:民福康

无痛胃镜麻醉有操作流程,包括术前评估(检查身体状况、药物过敏史、病史等)、麻醉前准备(禁食禁水、建静脉通道、监测生命体征)、麻醉给药(用丙泊酚等静脉注射)、麻醉过程监测(持续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检查结束后复苏;有优势(患者舒适、适合特殊人群检查)和风险(呼吸抑制、心血管系统影响、过敏反应、苏醒延迟);不同人群有注意事项,儿童禁食禁水按年龄把握、剂量精确、密切监测;老年患者需评估优化基础疾病、谨慎选药调量、苏醒后密切观察;特殊病史患者如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评估肺功能、备呼吸设备,心血管疾病患者评估心脏、监测指标并可能请心内科医生参与。

1.术前评估:

患者需进行详细的术前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等,以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是否适合进行无痛胃镜麻醉。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要充分控制病情后再考虑麻醉。例如,高血压患者血压需控制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一般收缩压<160mmHg,舒张压<100mmHg)才能较好地耐受麻醉;糖尿病患者需将血糖控制在合理水平,避免因血糖过高或过低影响麻醉安全。

了解患者的药物过敏史,尤其是对麻醉药物的过敏情况,这是非常关键的,因为不同患者可能对不同麻醉药物存在过敏风险,若有过敏史需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是否有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例如患有严重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在麻醉过程中可能面临呼吸抑制等风险,需要特别评估和准备。

2.麻醉前准备:

患者需禁食、禁水一定时间,一般成人需禁食6-8小时,禁水2-4小时,以防止在麻醉过程中发生呕吐、误吸等情况。儿童患者则根据年龄等因素遵循相应的禁食禁水要求,比如年龄较小的儿童禁食时间相对较短,但也需严格遵循以保障安全。

建立静脉通道,以便在麻醉过程中能够及时给药和进行液体补充等操作。

监测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在麻醉操作前将生命体征调整到相对稳定的状态。

3.麻醉给药:

通常会使用丙泊酚等麻醉药物进行静脉注射。丙泊酚是一种起效迅速、苏醒较快的静脉麻醉药,通过静脉给药后,患者会迅速进入镇静、睡眠状态。一般根据患者的体重等因素来计算丙泊酚的给药剂量,例如成人一般初始剂量为1-2mg/kg,然后根据麻醉深度等情况进行调整。

4.麻醉过程监测:

在无痛胃镜操作过程中,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等。麻醉医生会密切关注患者的情况,确保麻醉深度合适,既保证患者在无痛状态下完成胃镜检查,又要避免麻醉过深导致呼吸抑制等严重并发症。例如,若发现患者血氧饱和度下降,会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调整患者体位、增加吸氧浓度等。

同时,要注意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必要时会进行气道管理,如放置口咽通气道等,以保障患者呼吸功能正常。

5.检查结束后的复苏:

当胃镜检查结束后,会停止给予丙泊酚等麻醉药物,患者会逐渐苏醒。在苏醒过程中,继续监测生命体征,直到患者完全清醒,能够配合简单的指令,如睁眼、握手等,并且生命体征稳定后,患者方可离开麻醉恢复室。对于儿童患者,苏醒过程需要更加密切的观察和护理,因为儿童的生理功能相对不成熟,苏醒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需要及时处理。

无痛胃镜麻醉的优势与风险

1.优势:

患者在无痛状态下接受胃镜检查,能够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情绪,使检查过程更加舒适,避免了患者在清醒状态下因胃镜刺激引起的恶心、呕吐、躁动等不适反应,有助于医生更顺利地完成胃镜操作,提高检查的成功率。例如,有研究表明,接受无痛胃镜检查的患者对检查过程的耐受性更好,能够更配合医生进行操作。

对于一些精神紧张难以配合普通胃镜检查的患者,如儿童、老年患者或患有精神疾病等不适合清醒状态下进行胃镜检查的患者,无痛胃镜麻醉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检查方式,使这些患者也能够进行胃镜检查,从而及时发现胃部疾病。

2.风险:

呼吸抑制:麻醉药物可能会抑制患者的呼吸中枢,导致呼吸频率减慢、呼吸幅度降低,严重时可能出现呼吸暂停。尤其是在患者本身存在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情况下,这种风险会增加。对于此类患者,在麻醉前需充分评估,并在麻醉过程中加强呼吸监测。

心血管系统影响:麻醉药物可能会引起血压下降、心率减慢等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对于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患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可能会加重病情。例如,高血压患者在使用丙泊酚等麻醉药物后可能出现血压进一步波动,需要密切监测血压并及时处理。

过敏反应:虽然发生概率较低,但仍有可能出现对麻醉药物的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呼吸困难、过敏性休克等。因此,术前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至关重要,一旦出现过敏反应需立即进行相应的抢救措施。

苏醒延迟:个别患者可能会出现苏醒延迟的情况,这与患者对麻醉药物的代谢速度、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代谢功能相对不完善,苏醒延迟的风险可能相对较高,需要在恢复室密切观察苏醒情况。

不同人群的无痛胃镜麻醉注意事项

1.儿童:

儿童进行无痛胃镜麻醉时,禁食禁水的时间需严格按照年龄来把握。一般6个月-1岁的儿童禁食2-3小时,禁水1-2小时;1-3岁儿童禁食3-4小时,禁水2-3小时;3岁以上儿童可参照成人的禁食禁水要求,但需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

儿童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其对麻醉药物的代谢和耐受与成人不同,麻醉药物的剂量计算需更加精确,要根据儿童的体重等因素准确计算丙泊酚等麻醉药物的用量。

在麻醉过程中和苏醒过程中,要更加密切地监测生命体征,因为儿童的生命体征变化相对较快。例如,儿童的血氧饱和度波动可能比成人更明显,需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同时,要给予儿童更多的安抚和护理,缓解其在检查前后的紧张情绪。

2.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往往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在进行无痛胃镜麻醉前,需对这些基础疾病进行充分评估和优化治疗。例如,高血压患者需将血压控制在更严格的范围内(如收缩压<150mmHg,舒张压<90mmHg)以降低麻醉风险;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避免因血糖波动影响麻醉安全。

老年患者的肝肾功能可能减退,这会影响麻醉药物的代谢,因此在选择麻醉药物和确定麻醉药物剂量时需更加谨慎,要根据患者的肝肾功能情况进行调整。

老年患者在麻醉苏醒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认知功能短暂障碍等情况,需要家属在旁边陪同照顾,并且在苏醒后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肢体活动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3.特殊病史患者: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如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等疾病的患者,在无痛胃镜麻醉前需评估肺功能。麻醉过程中要加强呼吸监测,可准备好相应的呼吸支持设备,如呼吸机等,以便在出现呼吸抑制等情况时能够及时进行呼吸支持。同时,要避免使用可能加重呼吸系统疾病的麻醉药物。

心血管疾病患者:对于患有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麻醉前需进行心脏评估,如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在麻醉过程中要密切监测心率、血压等指标,避免使用对心血管系统有明显抑制作用的麻醉药物,必要时可在心血管内科医生的参与下进行麻醉操作,以保障患者心血管系统的稳定。

了解疾病
麻醉
麻醉一词源于希腊文narkosis,顾名思义,麻为麻木麻痹,醉为酒醉昏迷。因此,麻醉的含义是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使患者整体或局部暂时失去感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进行手术治疗。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膀胱镜需要麻醉吗?
张耀光 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对疼痛比较敏感者做膀胱镜检查是需要麻醉的。因为膀胱镜检查属于侵入性检查,检查过程中可能会导致患者尿道不适、尿道疼痛等,为了方便医生对膀胱以及尿道进行检查和治疗,会在检查时对局部组织进行麻醉。如果自身可以耐受疼痛,也可以选择不麻醉。但是在做膀胱镜检查中需要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的紧张和焦虑。做完膀胱镜
心脏造影术需要麻醉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脏造影术是不需要麻醉的。因为心脏造影术主要是经过注入造影剂使心脏血管显影的技术。心脏造影主要是针对有冠心病或者心脏病等疾病的人群,手术前先做全血检查和尿液等方面的检查,排除自身的一些疾病。手术过程,只是一个很简单的操作,不会涉及到内脏或者血液等方面,因此不用麻醉就能进行。等到病情确定以后,病人就能
麻醉药有哪几种?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麻醉药可以分为局部麻醉药包括现阶段常用的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罗哌卡因等多用于局部麻醉,神经阻滞,麻醉椎管内的麻醉。全身麻醉药。包括静脉麻醉药和吸入麻醉药,静脉麻醉药,包括镇静催眠类药物,肌肉松弛剂以及镇痛药物,吸入的麻醉药,包括异氟醚,七氟醚等。
麻醉剂对大脑的影响?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麻醉剂一般对大脑是没有影响的,病人会根据自己的病情以及手术的长短来决定采取哪种麻醉剂。如果手术比较严重,那么一般使用麻醉剂,可能会导致术后的短时间内的大脑反应迟钝,其次也会表现出肠胃等方面的不适。但一般还是需要及时去医院咨询医生,才能够进行合理的使用的。平时注意要及时的补充营养,防止形成大脑供血不足
麻醉药对大脑的影响?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如果应用麻醉的药物对大脑是不是有影响,首先要看具体是采取什么类型的麻醉,临床上手术采用的麻醉方法包括有局部麻醉,腰麻,全身麻醉等。普通的局部麻醉对人的大脑不会有什么影响,若是进行全身麻醉的话,如果用量过大,有可能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有可能造成头痛头晕的症状,严重的有可能造成嗜睡,昏迷。但是常规
下颌左边阻滞麻醉张口受限?
赵晶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下颌左边阻滞麻醉张口受限,有可能是在注射麻药的过程中由于注射部位不准确,因此造成麻醉药物注入到翼内肌或咬肌内,因此使肌肉失去了收缩和舒张的功能,暂时性的表现出张口受限,正常情况下2~3个小时以内就会慢慢的恢复。此外也有可能是由于感染造成的,需要到医院就诊处理。
做包皮手术打麻醉打哪里?
陈亮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做包皮手术时麻醉药物的注射部位选择在阴茎根部,属于局部阻滞类麻醉方法,麻醉持续时间较短,暂时性阻断神经功能,切割包皮时无痛。由于包皮手术过程持续时间不长,并且损伤创面不大,门诊即可完成操作,术后观察两小时无异常即可自行回家。为了防止术后切割创面感染,需要注意小便时将阴茎皮肤适度向阴茎根部上推,避免尿
涂抹类局部麻醉药?
张文娟 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三甲
局部麻醉药是指局部应用于身体的一种暂时性阻断感觉神经功能传导的药物。现阶段临床上常用的局麻药,按其化学结构可分为两大类:一是以普鲁卡因、丁卡因等为代表的局部药物,二是以酰胺局麻药为代表的利多卡因、碳酸利多卡因左旋布比卡因、罗哌卡因等。局部麻醉对身体一般没有影响。
吸入式麻醉怎么回事?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吸入式麻醉是经过吸入麻醉药因此达到麻醉目的的一种麻醉方法。吸入麻醉药是一类挥发性液体或气体,经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内发挥由浅至深的麻醉作用,麻醉功能强、可控性高,在全身麻醉中以及麻醉的维持过程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吸入性麻醉药很少被肝脏代谢或肾脏排泄,主要是经呼吸道排除体外。所以,吸入性麻醉药较易排除,麻醉
剖腹产麻醉后遗症腰疼是在哪个位置?
周丹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剖腹产麻醉正常没有后遗症。剖腹产麻醉后,有的人可能会有腰痛的现象,觉得腰痛是剖腹产术后麻醉并发症。女性剖腹产术后造成腰痛的原因有很多,包括怀孕后体重增加、激素水平变化、喂奶姿势不正、产后过度劳累等。所以手术后要养成良好的姿势,加上适当锻炼,可减少腰痛。
局部麻醉可能出现哪些风险
刘美玉 副主任医师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局部麻醉的风险主要是过敏,比较少见。还有就是局麻中毒,也就是单次注射麻醉药麻醉剂量过大造成病人局麻后的中毒。轻微的中毒病人可能会感觉到心率加快,比较严重的病人会抽搐,甚至会死亡。所以麻醉医生在给完局麻药之后,一定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医生可以在局麻中加一些肾上腺素,发现病人心率增快时,就可以预判局麻是否入血。如果病人真正出现了局麻中毒,也
麻醉的方式有哪些
刘美玉 副主任医师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麻醉的方式有多种,包括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神经阻滞腰硬联合麻醉以及全麻附和其它的麻醉方式。其中全麻还包括静脉麻醉、息肉麻醉和静吸复合麻醉。从区域组织角度出发,还有硬膜外麻醉、蛛网膜下腔的麻醉。神经阻滞可以做腰丛、臂丛以及颈丛的麻醉方式。局部麻醉以前是采取盲探的方式,即根据病人的解剖以及身体的标志,进行盲探操作。但是目前有B超以及神经刺激
舒适化治疗和小儿麻醉的区别
赵晶 副主任医师
北京京都儿童医院 三级
舒适化治疗和小儿麻醉是完全不同的,舒适化治疗没有达到全身麻醉的级别,舒适化治疗是采用人性化的方式,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从而便于手术麻醉。舒适化治疗可以使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都保持愉悦、舒适的状态,从而促进患者康复,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舒适化治疗的安全性也比较高,所以患者和家属都不用过于担心。
全身麻醉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
汤大纬 副主任医师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全身麻醉常见并发症,包括吸入性肺炎,也就是误吸导致患者出现肺部严重感染。同时,在麻醉过程当中,也有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低血压,甚至出现休克、心律失常、死亡等等情况。此外,有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一些麻醉药物不良反应,或者是过敏反应。
剖宫产麻醉会对胎儿有影响吗?
张进朝 副主任医师
鹰潭市人民医院 三甲
剖宫产麻醉一般情况下,不会对胎儿有影响。这种麻醉选择是一种局部麻醉,主要是进行连续硬膜外进行麻醉。药物一般来讲,很少进入孕妇的血液循环。这种药物相对来讲还是比较安全,对对胎儿孕妇影响都不大,特别是对小孩子的智力发育没有影响可以放心。
心脏支架手术和搭桥手术麻醉一样吗
陈添华 副主任医师
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冠心病患者做心脏支架手术和搭桥手术,所选用的麻醉方法是不一样的。由于心脏支架手术属于微创手术,一般只需要通过局部麻醉就可以进行。而外科搭桥手术属于外科手术,需要开胸,因此其麻醉的方法是全麻。心脏搭桥手术手术的创伤比较大,术后恢复的时间要长。冠心病的患者要根据具体的病情,决定采用介入或者是搭桥手术。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