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包括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耗氧量剧增、血管阻塞因素、血液凝固性增加等。
1.冠状动脉痉挛
吸烟、喝酒、情绪激动等诱因可引发冠状动脉强烈痉挛,即使无严重狭窄,也可能完全阻断血流,导致心肌梗死,多发生在有基础血管病变人群,疼痛呈突发性。
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内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激活凝血系统形成血栓,堵塞血管,导致心肌急性缺血坏死,是最主要病因。斑块越大、稳定性越差,发病风险越高,常伴血脂异常、高血压等危险因素。
3.心肌耗氧量剧增
剧烈运动、重度感染、心律失常等导致心肌耗氧量突然增加,如果冠状动脉供血无法匹配需求,会引发心肌缺血坏死,尤其在原有血管狭窄基础上更易发生。
4.血管阻塞因素
冠状动脉栓塞、夹层动脉瘤撕裂等,可突然阻塞血管,引发心肌梗死,虽少见,但起病急骤,病情凶险,需紧急干预。
5.血液凝固性增加
严重脱水及肿瘤、抗凝药停用等高凝状态等,会使血液易形成血栓,增加冠状动脉堵塞风险,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常伴血液黏稠度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