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鞘膜积液怎么办
婴儿鞘膜积液有睾丸、精索、交通性等类型,1岁以内部分可自行吸收,可观察等待,1岁后未吸收、积液多等需手术,手术方式为鞘状突高位结扎术,1-2岁左右合适,紧急情况及时手术,观察期要避免婴儿腹压增加,手术要评估身体状况、精细操作及加强术后护理。
一、婴儿鞘膜积液的类型及特点
婴儿鞘膜积液主要分为睾丸鞘膜积液、精索鞘膜积液、交通性鞘膜积液等类型。睾丸鞘膜积液是鞘膜内积聚的液体超过正常量而形成的囊肿,表现为阴囊内有囊性肿块,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楚;精索鞘膜积液是鞘状突的两端闭合,中间的精索鞘膜囊未闭合且有积液,囊与腹腔和睾丸鞘膜囊都不相通;交通性鞘膜积液又称为先天性鞘膜积液,鞘状突未闭合,鞘膜囊与腹腔相通,积液量可随体位改变而变化。
二、观察等待情况
对于大多数婴儿鞘膜积液,尤其是1岁以内的婴儿,存在自行吸收的可能。因为婴儿的鞘状突有可能在出生后1-2岁内逐渐闭合,鞘膜积液也随之吸收。所以对于无明显症状、积液量少的婴儿鞘膜积液,可以先进行观察等待,定期复诊,观察积液的变化情况。
三、手术治疗情况
手术指征:如果婴儿鞘膜积液在1岁以后仍未自行吸收,或者积液量较多,引起阴囊明显肿胀,影响婴儿的外观以及可能对睾丸的发育产生影响时,通常需要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要是鞘状突高位结扎术,通过结扎未闭合的鞘状突,阻止腹腔液体与鞘膜囊之间的交通,从而治疗鞘膜积液。
手术时机:一般建议在1-2岁左右进行手术较为合适,但如果在观察过程中出现鞘膜积液突然增大、发生嵌顿等紧急情况时,则需要及时手术,不能等待。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婴儿这一特殊人群,在观察等待期间要注意避免婴儿长时间哭闹、便秘等增加腹压的情况,因为腹压增加可能会导致鞘膜积液量增多。同时,要保持婴儿阴囊部位的清洁卫生,防止感染等情况发生。在考虑手术治疗时,要充分评估婴儿的身体状况,确保手术安全,由于婴儿年龄小,手术操作要更加精细,术后要加强护理,密切观察切口情况以及阴囊恢复情况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