腱鞘炎打封闭针的危害
腱鞘炎打封闭针存在多种危害,包括局部感染风险,无菌操作不严格等可致注射部位感染;有肌腱退变及断裂风险,频繁或长期多次打封闭针会影响肌腱致其韧性下降易断裂;有激素相关全身不良反应,长期或大剂量使用激素可引发血糖升高、血压波动、骨质疏松及影响内分泌等;有局部皮肤改变,如出现色素沉着、皮肤变薄等;还有病情反复或加重风险,因治疗选择不当或注射位置不准确等致症状无法缓解甚至加重。
肌腱退变及断裂风险:频繁或长期多次打封闭针可能影响肌腱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导致肌腱退变。因为封闭针中的药物成分(如糖皮质激素等)可能对肌腱组织产生不良影响,使得肌腱韧性下降,在受到外力等情况下更容易发生断裂。尤其是那些需要频繁活动肌腱部位的患者,如手工劳动者等,长期反复打封闭针更易出现这种情况。
激素相关全身不良反应:封闭针中常用的糖皮质激素可能引起一些全身不良反应。例如,长期或大剂量使用可能导致血糖升高,对于本身有糖尿病基础疾病的患者,会使血糖控制更加困难;还可能影响血压,导致血压波动升高;对骨质疏松也有一定影响,长期使用可能增加骨质疏松发生的风险,尤其在老年患者中,会增加骨折的潜在风险;此外,还可能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产生抑制作用,影响内分泌功能等。不同个体对激素的敏感程度不同,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和严重程度也会有所差异。
局部皮肤改变:注射部位可能出现皮肤色素沉着、皮肤变薄等情况。这是因为激素等药物成分对局部皮肤组织的影响,皮肤变薄后局部皮肤的抵抗力也会下降,更容易出现其他问题。比如儿童患者,皮肤本身较薄嫩,打封闭针后发生皮肤改变的可能性相对更大,需要更加谨慎评估是否采用该治疗方式。
病情反复或加重风险:如果封闭针的治疗选择不当或者注射位置不准确等,可能无法有效缓解腱鞘炎症状,甚至导致病情反复或者加重。例如,没有准确找到病变的关键部位进行注射,就不能针对性地改善肌腱和腱鞘的炎症等情况,从而使腱鞘炎的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得不到良好控制,甚至可能进一步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