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腰肌劳损医院方法有哪些
物理治疗包括热敷(适宜温度40-50℃,每次15-20分钟,不同人群注意温度时间把控)、按摩(专业人员操作,力度适中,腰部病史患者需谨慎)、牵引(拉开腰椎间隙,减轻压迫,参数由专业医生据患者情况设定);药物治疗有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有副作用,需考虑个体情况);康复训练包含腰部肌肉锻炼(不同年龄强度频率不同,腰部病史患者训练前咨询医生)和姿势矫正训练(教导保持正确姿势,如长期伏案工作者需注重)来改善腰肌劳损等相关状况。
按摩:专业人员的按摩能够放松腰部肌肉,减轻肌肉痉挛。按摩可以促进局部代谢产物的排出,缓解疼痛。按摩时的力度要适中,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进行调整。对于有腰部病史的患者,按摩需更加谨慎,避免加重损伤。比如有腰椎间盘突出病史的患者,不当按摩可能导致病情加重。
牵引:牵引可拉开腰椎间隙,减轻椎间盘对神经根的压迫,同时也能缓解腰肌劳损相关的肌肉紧张。适用于部分腰肌劳损伴有腰椎间隙改变的患者,但牵引的重量和时间等需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设定。不同年龄、性别和生活方式的患者,牵引的参数可能不同,例如体力劳动者可能需要适当调整牵引重量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药物治疗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等,具有抗炎、止痛的作用,可缓解腰肌劳损引起的疼痛症状。但此类药物可能有一些胃肠道等方面的副作用,在使用时需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如有胃肠道疾病病史的患者需谨慎使用。老年人由于肝肾功能相对减退,使用时也需密切关注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康复训练
腰部肌肉锻炼:例如小燕飞动作,患者俯卧位,双臂放于身体两侧,双腿伸直,然后将头、上肢和下肢用力向上抬起,形似飞燕。通过锻炼可以增强腰部肌肉力量,改善腰肌劳损状况。不同年龄的人群锻炼的强度和频率应有所不同,儿童进行简单的腰部伸展活动即可,成年人可逐渐增加锻炼强度和时间,老年人则要避免过度劳累,以轻度锻炼为主。对于有腰部疾病病史的患者,在进行康复训练前应咨询医生,选择合适的锻炼方式和强度。
姿势矫正训练:教导患者保持正确的坐姿、站姿和行走姿势,纠正不良姿势对腰部肌肉的不良影响。比如保持腰部挺直,避免弯腰驼背等。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伏案工作的人,更需要注重姿势矫正训练,定时进行腰部伸展活动,预防腰肌劳损的发生和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