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花和水痘的区别
天花与水痘在病原体、临床表现、流行病学、治疗与预防方面存在区别。病原体上天花由天花病毒引起,水痘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发;临床表现中皮疹特点和全身症状有差异;流行病学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不同;治疗上天花无特效抗病毒治疗,水痘对症处理等;预防上天花已消灭靠防实验室泄漏等,水痘可通过接种疫苗等预防。
临床表现方面
皮疹特点:
天花皮疹通常先出现在面部、手腕、前臂等部位,之后向躯干发展,皮疹为离心性分布,皮疹发展过程有一定规律,初为斑疹,后变为丘疹、疱疹、脓疱,最后结痂,且皮疹大小较一致,分布较对称。
水痘皮疹首发于头、面和躯干,之后向四肢蔓延,呈向心性分布,皮疹分批出现,病程中同时可见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皮疹形态多样,疱壁薄,容易破溃。
全身症状:天花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常伴有高热、头痛、乏力等明显全身不适,病情相对严重。水痘患者全身症状相对较轻,发热一般为低热或中度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不如天花明显。
流行病学方面
传染源:天花的传染源主要是天花患者,在潜伏期末即有传染性,发病后2-3周传染性最强。水痘的传染源是水痘患者和带状疱疹患者,从出疹前1-2天至皮疹完全结痂均有传染性。
传播途径:天花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的衣物、用具等间接传播。水痘主要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用具等也可感染。
易感人群:天花在全球范围内已被消灭,目前人群对天花普遍易感,过去未接种疫苗者易感染。水痘普遍易感,主要见于儿童,6个月以内婴儿因有来自母体的抗体,发病较少,之后随着年龄增长易感性增加,但接种疫苗后可获得免疫力。
治疗与预防方面
治疗:天花目前无特效抗病毒治疗方法,主要是支持对症治疗。水痘治疗主要是对症处理,如瘙痒明显可使用炉甘石洗剂等,同时需注意预防继发细菌感染等,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等特殊人群感染水痘可考虑使用阿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预防:天花通过全球范围的疫苗接种已被消灭,目前重点是防止病毒的实验室意外泄漏等情况。水痘可通过接种水痘疫苗进行预防,接种疫苗是预防水痘最有效的措施,对于未接种疫苗的密切接触者,可在接触后短期内注射水痘-带状疱疹免疫球蛋白进行被动免疫预防。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接种疫苗可有效降低感染水痘的风险,在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等,减少病毒传播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