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有鞘膜积液怎么办
鞘膜积液是小儿泌尿外科常见疾病,由鞘膜分泌、吸收功能失衡致鞘膜腔内液体超量形成囊肿。婴儿鞘膜积液多数可在1年内自行吸收,1岁以上未吸收可考虑手术治疗(术式为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日常要观察监测积液变化及患儿不适表现,保持阴囊清洁卫生、穿宽松衣物。婴儿处理需谨慎,避免过度哭闹,定期复诊,手术选正规机构。
一、鞘膜积液的基本认识
鞘膜积液是小儿泌尿外科常见疾病,是鞘膜腔内积聚的液体超过正常量而形成的囊肿。鞘膜是由腹膜鞘状突在胎儿发育过程中演变而来,正常情况下鞘膜囊内有少量浆液,当鞘膜的分泌、吸收功能失衡时,就会导致鞘膜积液。
二、不同情况的处理方式
(一)婴儿鞘膜积液
大多数婴儿鞘膜积液可在出生后1年内自行吸收消退,所以对于1岁以内的婴儿鞘膜积液,可先观察等待,定期复诊,监测积液变化情况。这是因为婴儿的鞘状突有可能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自行闭合,从而使积液吸收。
(二)1岁以上仍存在的鞘膜积液
1.保守治疗无效后的手术治疗:如果婴儿满1岁鞘膜积液仍未自行吸收,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主要是鞘状突高位结扎术,通过手术阻断鞘膜腔与腹腔的通道,从而治疗鞘膜积液。手术时机的选择需要综合评估患儿情况,一般建议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手术,以避免影响睾丸的发育等情况。对于年龄较大的儿童,若鞘膜积液持续存在并影响生活等,也需要考虑手术干预。
三、日常护理注意事项
(一)观察与监测
家长要密切观察患儿鞘膜积液的大小、变化情况,包括积液量是否增多、阴囊外观有无异常变化等。同时,要注意患儿有无疼痛、哭闹等不适表现。如果发现鞘膜积液有突然增大、患儿出现明显哭闹不安等情况,要及时就医。
(二)生活护理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患儿阴囊部位的清洁卫生,避免感染等情况发生。给患儿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减少对阴囊部位的压迫,有利于阴囊的血液循环等,对鞘膜积液的恢复可能有一定好处。
四、特殊人群(婴儿)的温馨提示
婴儿由于身体各器官发育尚未完全,对于鞘膜积液的处理更要谨慎。在观察等待期间,要特别注意避免婴儿过度哭闹等,因为过度哭闹可能会导致腹压增加,进而可能影响鞘膜积液的吸收等情况。同时,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带婴儿进行复诊,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采取合适的处理措施。如果需要手术,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在专业医生的操作下进行手术,确保手术安全,减少手术相关风险对婴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