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危害有哪些
拔牙存在多种危害,包括出血风险,部分人群因自身凝血功能异常或拔牙创伤大等易出血不止,特殊人群拔牙前需评估凝血功能;感染风险,一般人群不注意口腔卫生易致创口感染,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感染风险更高,严重可致间隙感染;损伤邻近组织,包括邻牙损伤影响牙齿排列咬合等和神经损伤如拔下颌阻生智齿可能损伤下牙槽神经;还有干槽症,与创伤、感染、拔牙窝过大等有关,吸烟会增加其发生风险。
一、出血风险
拔牙后创口出血是常见危害之一。正常情况下,拔牙后创口会形成血凝块来止血,但部分人群可能因自身凝血功能异常(如患有血友病等凝血障碍性疾病)、拔牙创伤较大等原因导致出血不止。例如,有研究表明,在患有凝血因子缺乏症的患者中,拔牙后发生持续出血的概率显著高于凝血功能正常者。对于这类特殊人群,拔牙前需评估凝血功能,必要时先进行凝血因子补充等处理以降低出血风险。
二、感染风险
1.创口感染
拔牙创口若受到细菌等病原体侵袭,容易引发感染。一般人群拔牙后若不注意口腔卫生,如未按时漱口、刷牙等,口腔内细菌滋生可导致创口感染。而对于患有糖尿病且血糖控制不佳的人群,由于其机体抵抗力下降,拔牙后感染的风险更高。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拔牙后创口感染的发生率比血糖控制良好的人群高出数倍。所以糖尿病患者拔牙前需将血糖控制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拔牙后加强口腔护理并密切观察创口情况。
2.间隙感染
严重时感染可能扩散引起颌面部间隙感染,这是更为严重的情况。例如智齿拔除后,若发生感染且未及时控制,感染可向周围间隙蔓延,导致张口受限、面部肿胀、疼痛加剧等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较大影响,尤其是儿童,面部肿胀可能影响其进食和正常的面部发育等。
三、损伤邻近组织
1.邻牙损伤
在拔牙过程中,可能因操作不当损伤相邻牙齿。比如拔下颌智齿时,有可能损伤第二磨牙。对于青少年处于牙齿替换及发育阶段的人群,邻牙损伤可能影响牙齿的正常排列和咬合关系,进而影响咀嚼功能和牙齿的美观等。
2.神经损伤
下牙槽神经等可能在拔牙时受到损伤。例如拔下颌阻生智齿时,有一定概率损伤下牙槽神经,导致下唇麻木等症状。对于老年人,由于局部解剖结构可能发生一定改变,神经损伤的风险相对更高,且恢复可能相对缓慢。
四、干槽症
干槽症是拔牙后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拔牙创口剧烈疼痛,创口内血凝块异常等。其发生与创伤、感染、拔牙窝过大等因素有关。例如,拔复杂牙后干槽症的发生率相对较高。对于有吸烟习惯的人群,吸烟会影响创口愈合,增加干槽症的发生风险,所以拔牙前后应尽量避免吸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