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宝宝如何判断多动症
可通过观察日常行为表现、参考专业评估工具以及对比正常发育差异来判断宝宝是否有多动症。观察日常行为表现包括注意力方面多动症宝宝难专注、活动水平方面过度活跃、冲动性方面缺乏冲动控制;参考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和教师用儿童行为量表等专业评估工具;对比正常发育差异,区分正常活泼好动与多动症,考量个体差异,多动症异常行为明显持续且不会随年龄增长自然缓解。
一、观察日常行为表现
1.注意力方面:正常3岁宝宝能短时间集中注意力做些简单活动,而多动症宝宝很难专注,比如玩玩具时容易被外界干扰,不能持续专注玩一件事较长时间,注意力维持时间明显短于同龄正常儿童。这是因为多动症儿童大脑神经递质等方面存在异常,影响了注意力的维持。
2.活动水平方面:正常3岁宝宝虽活泼,但有一定自我控制能力,活动是有节奏且适度的。多动症宝宝则表现为过度活跃,在不该跑动的场合也不停地动,如在室内坐着时也频繁扭动身体、手脚不停乱动等,静不下来,这种过度活动与神经系统发育及大脑功能失调有关。
3.冲动性方面:正常3岁宝宝在行动前会有一定思考,而多动症宝宝往往缺乏冲动控制能力,容易突然做出一些冲动行为,比如在集体活动中会突然插话、打断别人讲话等,不能遵循正常的社交规则和秩序,这是由于大脑的抑制功能发育不完善导致的。
二、参考专业评估工具
1.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PSQ):这是常用的评估工具,父母根据宝宝近半年的表现进行填写,问卷涵盖了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等多个维度的问题,通过对各项问题的评分来综合判断宝宝是否有多动症倾向。它是基于大量临床研究开发的,能从家庭观察的角度较全面地反映宝宝的情况。
2.教师用儿童行为量表(TRF):教师可以从学校日常教学和活动中的观察来填写,评估宝宝在学校环境下的行为表现,包括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情况、活动水平以及社交等方面的表现,能从另一个场景来辅助判断宝宝是否存在多动症问题,因为宝宝在学校的表现也能体现其整体的行为状态。
三、与正常发育差异对比
1.发育阶段性差异:要区分正常的活泼好动与多动症。3岁宝宝正处于快速发育阶段,活泼是正常的,但多动症是超出正常发育范畴的异常行为表现。正常宝宝随着年龄增长,自我控制能力会逐渐增强,而多动症宝宝的异常行为不会随年龄增长自然缓解,反而可能有加重趋势。
2.个体差异考量:每个宝宝发育速度和表现有一定个体差异,但多动症的异常行为是较为明显且持续存在的偏离正常水平的情况。比如有的宝宝可能相对活跃,但如果其活动是有目的且能在适当场合控制,就不属于多动症范畴,需要将个体正常差异与多动症的异常表现严格区分开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