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骨软骨瘤
骨软骨瘤是常见良性骨肿瘤,好发于青少年长管状骨干骺端,多数无症状,部分因压迫有症状,通过X线、CT、MRI诊断,无症状定期随访,有生长快、压迫症状、影响关节功能等情况需手术切除,青少年手术注意保留骨骺。
1.发病情况
年龄与性别:多见于青少年,男性略多于女性。在儿童生长发育阶段,骨软骨瘤的发生与骨骼的生长密切相关。青少年处于骨骼快速生长时期,骨骼的生长板等结构容易出现异常增殖形成骨软骨瘤。
部位:好发于长管状骨的干骺端,比如股骨远端、胫骨近端、肱骨近端等部位较为常见。这是因为干骺端是骨骼生长活跃的区域,软骨内成骨过程容易出现异常,从而导致骨软骨瘤的发生。
2.临床表现
症状:大多数骨软骨瘤患者没有明显症状,往往是在无意中发现体表有骨性肿块而就诊。部分患者可能因骨软骨瘤压迫周围组织,如神经、血管或肌腱等,出现相应部位的疼痛、麻木、活动受限等症状。例如,当骨软骨瘤压迫周围神经时,可能会引起受压神经支配区域的感觉异常,如麻木感;如果压迫血管,可能影响局部的血液供应,导致肢体远端出现缺血表现等。
体征:可触及骨表面的骨性突起,质地较硬,一般无压痛,但如果发生了滑囊炎等并发症时,局部可能会有红肿、压痛等表现。
3.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是诊断骨软骨瘤的常用方法。X线片上可见干骺端有向外突出的骨性赘生物,其皮质和松质骨与正常骨相连,顶端有软骨帽覆盖,软骨帽在儿童和青少年中相对较厚,成人相对较薄。
CT检查:对于一些复杂部位的骨软骨瘤,CT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骨软骨瘤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尤其是对于判断骨性结构的细节以及是否存在恶变等情况有一定帮助。例如,能够更准确地评估骨软骨瘤是否侵犯周围的血管、神经等结构。
MRI检查:MRI对软骨帽的显示较为敏感,能够更清楚地观察软骨帽的厚度以及是否有恶变时软骨帽增厚、信号异常等情况。在怀疑骨软骨瘤恶变时,MRI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病变。
4.治疗原则
一般情况:如果骨软骨瘤没有引起任何症状,通常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但需要定期随访观察,监测其大小、形态等变化。因为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骨软骨瘤可能会随着骨骼的生长而有所变化。
特殊情况:当骨软骨瘤出现以下情况时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如肿瘤生长迅速,怀疑有恶变可能;压迫周围重要组织引起明显症状,如压迫神经导致持续疼痛、麻木,压迫血管影响肢体血运等;影响关节功能,导致关节活动受限等。手术的目的是切除骨软骨瘤,解除对周围组织的压迫等。对于青少年患者,手术时需要注意尽量保留骨骺,以避免影响骨骼的正常生长发育。例如,在切除股骨远端骨软骨瘤时,要特别小心保护骨骺,防止因手术操作导致下肢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出现肢体不等长等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