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宝宝的护理要点
早产宝宝护理需从保暖、呼吸、喂养、预防感染、眼部、皮肤等多方面进行,包括维持适宜环境温度、保持呼吸道通畅及呼吸支持、合理喂养(母乳或适合配方奶)、严格消毒隔离防感染、避免过度光刺激及定期眼部检查、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等以保障早产宝宝健康。
一、保暖护理
早产宝宝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体温易波动。应提供适宜的环境温度,一般而言,早产儿室温度保持在24~26℃,相对湿度55%~65%。可使用暖箱、远红外辐射保暖台等设备来维持体温稳定,同时要注意避免温度过高导致宝宝出汗过多等情况。对于低体重早产宝宝,皮肤薄嫩,更需精心保暖,防止热量散失过多影响机体代谢等功能。
二、呼吸管理
1.保持呼吸道通畅:早产宝宝呼吸道纤毛运动差,易发生呼吸道阻塞。要及时清理口鼻分泌物,可采用轻柔的吸痰操作,但需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损伤呼吸道黏膜。体位护理也很重要,可采取头微仰位,以利于气道开放。
2.呼吸支持:对于有呼吸窘迫的早产宝宝,可能需要根据情况给予呼吸支持,如鼻导管吸氧、面罩吸氧或使用无创通气等。但要严格遵循循证医学的要求,根据宝宝的具体血氧情况等调整给氧方式和浓度,避免氧中毒等不良后果。
三、喂养护理
1.母乳喂养:母乳是早产宝宝最好的食物,母乳中的营养成分更适合早产宝宝的消化吸收,且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等物质,有助于提高早产宝宝的免疫力。应鼓励妈妈尽量进行母乳喂养,可通过挤奶等方式保证乳汁供应。喂养时要注意正确的喂养姿势,确保宝宝能有效吸吮,并且根据宝宝的耐受情况逐渐增加喂养量。
2.人工喂养:如果无法进行母乳喂养,应选择适合早产宝宝的配方奶。喂养过程中要注意奶温适宜,喂养器具要严格消毒。由于早产宝宝消化功能不成熟,喂养时要少量多次,避免过度喂养导致消化不良等问题。同时要密切观察宝宝喂养后的反应,如有无呕吐、腹胀等情况。
四、预防感染
1.严格消毒隔离:医护人员及家属接触早产宝宝前要严格洗手,宝宝的用具要定期消毒,如奶瓶、奶嘴等要每日高温消毒。早产儿室要保持清洁卫生,定期进行空气消毒等。
2.避免交叉感染:尽量减少非必要的人员探视,如有感染性疾病的人员不得接触早产宝宝。早产宝宝自身免疫力低下,一旦发生感染,病情进展可能较快,所以预防感染至关重要。
五、眼部护理
早产宝宝视网膜血管发育不成熟,易发生视网膜病变。要注意避免过度光刺激,在进行医疗操作等需要光照时,要适当保护宝宝的眼睛。同时要按照规定进行眼部检查,早期发现视网膜病变等问题并及时干预。
六、皮肤护理
早产宝宝皮肤娇嫩,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换尿布,每次换尿布后用温水清洗臀部,然后涂抹适当的护臀霜,防止红臀等皮肤问题。衣物要选择柔软、舒适、透气性好的材质,避免摩擦皮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