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拔牙会产生局部和全身影响,局部影响包括创口愈合相关及邻牙影响;全身影响有感染风险、对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影响;不同人群有特殊情况,儿童乳牙拔除不及时影响恒牙,妊娠期女性前后3个月拔牙有风险,老年人拔牙后愈合慢需加强营养和关注创口。
一、局部影响
1.创口愈合相关:拔牙后会形成创口,正常情况下创口会经历凝血、纤维组织增生、上皮覆盖等过程逐渐愈合。但如果患者自身凝血功能异常,如患有血友病等,可能会导致创口出血不止;对于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创口感染风险增加且愈合可能延迟,因为高血糖环境不利于细胞的修复和免疫功能的正常发挥。
2.邻牙影响:若拔除的是相邻牙齿中的一颗,长期不修复可能导致邻牙向缺牙间隙倾斜移位,进而引起咬合关系紊乱,影响咀嚼功能。比如上颌第一磨牙拔除后,相邻的第二磨牙可能会向缺牙侧倾斜,导致上下牙之间的咬合接触关系改变,长期可引发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等问题。
二、全身影响
1.感染风险:拔牙后创口是一个开放的创面,如果口腔卫生不佳,细菌容易侵入创口引发感染。全身抵抗力较低的人群,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等,感染的可能性更高且感染后病情可能更严重。例如艾滋病患者本身免疫功能低下,拔牙后创口感染可能难以控制,甚至扩散到全身引起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2.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拔牙可能会引发应激反应,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增加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风险。研究表明,血压控制不稳定的高血压患者拔牙时,收缩压和舒张压可能会明显升高,对于本身就有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冠心病患者,这种血压和心率的波动可能诱发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
3.对呼吸系统的影响:老年人或本身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拔牙后由于疼痛等因素可能会抑制咳嗽反射,导致呼吸道分泌物不易排出,增加肺部感染的风险。比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拔牙后痰液潴留可能会加重病情,诱发呼吸衰竭等严重后果。
三、不同人群的特殊情况
1.儿童:儿童拔牙时需要特别注意,乳牙拔除如果不及时可能会影响恒牙的萌出和排列。例如乳牙过早缺失,邻牙可能会占据恒牙萌出的位置,导致恒牙错位萌出。同时儿童的凝血功能相对较弱,拔牙后要注意观察创口出血情况,家长要协助儿童保持口腔清洁,避免感染。
2.妊娠期女性:妊娠期前3个月和后3个月拔牙可能会引发流产或早产,因为拔牙时的刺激可能会导致子宫收缩。在妊娠中期拔牙相对较为安全,但也需要谨慎操作,要告知医生妊娠情况,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评估拔牙的必要性和风险。
3.老年人:老年人拔牙后创口愈合相对较慢,要注意加强营养支持,尤其是补充蛋白质等有利于创口愈合的营养物质。同时要密切关注创口是否有感染迹象,如出现红肿、疼痛加剧、发热等症状要及时就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