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发烧怎么办
拔牙后发烧可能因局部感染或身体应激反应,儿童、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者更易发烧,需监测体温,低热可物理降温,超38.5℃等要就医;术前要保持口腔清洁、控基础病、避生理期,术后24小时不刷牙漱口、吃温凉细软食、遵医嘱服药,儿童和老年人有特殊护理要点。
一、拔牙后发烧的原因
拔牙后发烧可能是局部感染引起,拔牙创口存在细菌等病原体,机体免疫系统被激活产生炎症反应导致发热;也可能是身体对创伤的应激反应,但一般多为低热,若体温较高或持续发热则更倾向于感染因素。不同年龄人群拔牙后发烧原因可能有差异,儿童拔牙后因自身免疫力相对较弱,感染导致发烧的风险可能相对较高;老年人拔牙后身体恢复机能稍差,感染控制能力较弱,也更容易因感染出现发烧情况。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拔牙后感染风险更高,更易出现发烧症状。
二、拔牙后发烧的处理措施
(一)体温监测
密切监测体温变化,可每1-2小时测量一次体温,了解体温的波动情况。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需更频繁监测体温,因为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体温变化相对较快;老年人也需密切监测,因其身体机能下降,体温变化可能不典型但病情变化可能较快。
(二)物理降温
对于低热(体温<38.5℃),可采用物理降温方法。用湿毛巾擦拭额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丰富的部位,通过水分蒸发带走热量来降温。儿童进行物理降温时要注意毛巾温度不宜过低,避免刺激儿童;老年人皮肤相对较薄、敏感度高,擦拭时力度要轻柔。
也可使用退热贴,将退热贴贴于额头,帮助降低体温。
(三)及时就医
若体温超过38.5℃,或发烧持续时间较长(超过24小时),或伴有剧烈疼痛、创口红肿明显加重、张口受限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医生会进行创口检查,判断是否存在感染加重等情况,可能会进行血常规等检查,了解感染指标情况。医生可能会根据情况给予相应处理,如局部创口清创等。
三、预防拔牙后发烧的建议
(一)术前准备
拔牙前要保持口腔清洁,可通过刷牙、漱口等方式清洁口腔,减少口腔内细菌数量。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要将血糖控制在相对良好的水平,因为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可降低拔牙后感染风险。
女性患者要避开生理期,因为生理期身体免疫力相对较低,拔牙后感染风险可能增加。
(二)术后护理
拔牙后24小时内避免刷牙和漱口,防止创口出血和感染。饮食方面要避免吃过热、过硬的食物,以温凉、细软的食物为主,减少对创口的刺激。
按照医生要求服用必要的药物(仅说明药物名称,不涉及具体服用指导),如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等,但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由医生决定是否使用及使用种类。儿童拔牙后更要严格遵循术后护理要求,家长要协助做好口腔护理和饮食管理;老年人要特别注意术后的营养补充和创口观察,保证充足休息,促进创口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