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牙龈肿痛怎么回事
后牙龈肿痛由局部因素和全身因素等引起,局部因素包括智齿冠周炎(智齿萌出不全致盲袋存食物残渣引发炎症,表现为牙龈红肿疼痛等)和牙周炎(口腔卫生差等致牙菌斑等堆积引发,表现为牙龈红肿出血等);全身因素包括内分泌紊乱(生理期等激素变化致牙龈对刺激反应增强,妊娠期雌激素升高等易牙龈炎症肿痛)和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等致牙龈出血肿胀等,伴其他全身症状);其他因素有食物嵌塞(牙缝嵌塞食物刺激牙龈致炎症肿痛,牙齿排列等易致嵌塞)
一、局部因素引起的后牙龈肿痛
1.智齿冠周炎
成因:后牙位置往往有智齿萌出,当智齿萌出不全,牙冠周围软组织与牙齿之间形成盲袋,食物残渣易滞留其中,滋生细菌引发炎症。这种情况在青少年及年轻成年人中较为常见,男性和女性发生概率无明显绝对差异,但智齿萌出异常的人群更易出现。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口腔卫生不佳,长期不认真刷牙、漱口,会增加智齿冠周炎发生风险;有智齿萌出病史且未及时处理的人群,再次出现炎症的可能性更高。
表现:主要表现为后牙龈局部红肿、疼痛,严重时可伴有张口受限、吞咽疼痛等,炎症严重时还可能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
2.牙周炎
成因:口腔卫生长期不良,牙菌斑、牙结石堆积,刺激牙周组织引发慢性炎症。随着年龄增长,牙周组织逐渐出现退行性变化,患牙周炎的风险增加。吸烟者由于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影响牙周组织的血液循环和免疫功能,相比非吸烟者更易患牙周炎;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血糖控制不佳时,牙周组织对细菌的抵抗力下降,也容易发生牙周炎,进而导致后牙龈肿痛。
表现:后牙龈红肿、出血,牙周袋形成,可有脓性分泌物,牙齿可能出现松动等情况。
二、全身因素引起的后牙龈肿痛
1.内分泌紊乱
成因:女性在生理期、妊娠期等特殊时期,体内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可能影响牙龈组织的代谢,使牙龈对局部刺激的反应性增强,容易出现肿痛。妊娠期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升高,牙龈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更易发生牙龈炎症而肿痛,这种情况在孕期中晚期较为常见。
表现:后牙龈出现红肿、易出血等表现,与内分泌变化相关的牙龈肿痛可能在相应生理阶段有特定的发生规律。
2.血液系统疾病
成因:如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会影响血液的正常成分和凝血功能,导致牙龈出血、肿胀等表现。白血病患者由于异常白细胞增多,可能浸润牙龈组织,同时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合并口腔感染,从而出现后牙龈肿痛。这类疾病在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但相对较为少见。
表现:后牙龈肿痛同时可能伴有牙龈出血不易止住、贫血、发热等其他全身症状。
三、其他可能因素
1.食物嵌塞
成因:后牙之间的牙缝被食物残渣等嵌塞,长期刺激牙龈,可引起牙龈炎症、肿痛。牙齿排列不整齐、有不良修复体等情况容易导致食物嵌塞,例如牙齿拥挤的人群,食物更容易残留于牙缝中,增加牙龈肿痛的发生几率。
表现:后牙龈局部有被食物嵌塞后的红肿、疼痛表现,可发现牙缝中有食物残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