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出血怎么止血
牙龈出血时可先采取局部压迫止血,用清洁纱布或棉球放置出血牙龈处咬住持续5-10分钟,儿童用合适柔软棉球并防吞食,老人助其正确放置;还可用生理盐水或温和漱口水含漱,每次1-2分钟,儿童用专用温和漱口水,老人防误吸;也可用冰袋或冷毛巾裹纱布冷敷出血牙龈对应面部外部,每次15-20分钟,儿童控温时防冻伤,老人隔纱布防低温烫伤;若局部止血后仍持续出血或伴其他症状如牙齿松动等应及时就医,医生会口腔检查及查血等排查。
一、局部压迫止血
1.操作方法:用清洁的纱布或棉球,直接放置在出血的牙龈部位,用力咬住,一般持续压迫5-10分钟。对于儿童,要选择大小合适、柔软的棉球,家长需在旁协助,避免儿童吞食棉球。因为儿童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吞食棉球可能会导致窒息等危险情况。对于老年人,要考虑其口腔肌肉力量等情况,协助其正确放置棉球并保持压迫。
2.原理:通过压迫牙龈组织,促使局部血管收缩,从而达到止血目的。血液中的血小板等成分会在损伤的血管处聚集,进一步促进凝血过程。
二、使用生理盐水或漱口水含漱
1.具体做法:可以用生理盐水进行含漱,也可选择具有杀菌、收敛作用的漱口水。含漱时,将液体在口腔内鼓动,使液体充分接触牙龈出血部位,每次含漱1-2分钟,然后吐出。对于儿童,要选择温和、无刺激的儿童专用漱口水,且含漱时要注意防止误吞。老年人如果有吞咽功能障碍等情况,要谨慎使用漱口水含漱,避免液体误吸入气管。
2.作用机制:生理盐水可以清洁口腔,减少细菌等对牙龈的刺激,同时其等渗性质有助于维持口腔内环境稳定。而一些含漱口水可能含有氯己定等成分,具有抗菌作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收缩血管,帮助止血。
三、冷敷
1.操作方式:用冰袋或冷毛巾包裹纱布,然后敷在出血牙龈对应的面部外部,每次冷敷15-20分钟,可间隔一段时间后重复冷敷。儿童进行冷敷时,要注意控制冰袋的温度和冷敷时间,避免冻伤皮肤。老年人皮肤感觉相对不敏感,也要注意冰袋与皮肤之间要隔纱布等,防止直接接触导致低温烫伤。
2.原理:冷敷可以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牙龈的血液供应,从而帮助止血,同时还能减轻牙龈的肿胀和疼痛。
四、及时就医
1.何时需就医:如果通过上述局部止血方法后,牙龈仍然持续出血,或者牙龈出血伴有其他症状,如牙齿松动、口腔异味严重、全身皮肤瘀斑等情况时,应及时就医。对于儿童,若牙龈出血频繁且难以止血,更要尽快就医,因为儿童可能存在一些特殊的口腔问题或全身性疾病的早期表现。老年人牙龈出血不易止住时,也应及时就诊,排查是否有血液系统疾病等全身性因素。
2.就医后检查项目:医生可能会进行口腔局部检查,查看牙龈出血的具体部位和原因,还可能会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等血液检查,以排除血液系统等全身性疾病导致的牙龈出血。
总之,当出现牙龈出血时,可先尝试局部压迫止血、含漱等方法,如果出血不能止住或伴有其他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并进行相应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