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肚子痛呕吐怎么回事
宝宝肚子痛呕吐有消化系统问题和外科急腹症等常见原因,如胃肠型感冒、急性胃肠炎、消化不良、肠套叠、肠梗阻等,严重时需立即就医,医生会做相关检查,家庭护理要注意休息体位、饮食调整、观察病情变化,婴幼儿和较大儿童有不同注意事项,家长要密切关注病情及时处理。
一、常见原因
(一)消化系统问题
1.胃肠型感冒:多由病毒感染引起,除了肚子痛、呕吐外,常伴有发热、流涕、咳嗽等症状。病毒感染胃肠道后,导致胃肠功能紊乱。例如,相关研究表明,柯萨奇病毒等可引起胃肠型感冒,影响胃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消化功能。
2.急性胃肠炎:饮食不洁是常见诱因,如食用了被细菌、毒素污染的食物。细菌及其产生的毒素刺激胃肠道黏膜,引起炎症反应,出现肚子痛、呕吐,可能还伴有腹泻。像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感染都可导致急性胃肠炎。
3.消化不良:宝宝饮食不规律或进食过多,超过了胃肠道的消化能力,食物在胃肠内堆积,引起肚子痛、呕吐,呕吐物多为未消化的食物,伴有酸臭味。尤其在婴幼儿期,胃肠功能发育尚不完善,更容易出现消化不良。
(二)外科急腹症
1.肠套叠:多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典型表现为阵发性哭闹、腹痛、呕吐(呕吐物初期为奶块或食物,later可含胆汁,晚期可吐粪便样物)、腹部可触及腊肠样包块。这是由于一段肠管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内,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
2.肠梗阻:各种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通过障碍,可出现肚子痛、呕吐,呕吐出现的时间和性质因肠梗阻的部位而异,高位肠梗阻呕吐出现早且频繁,呕吐物多为胃及十二指肠内容物;低位肠梗阻呕吐出现晚,呕吐物可为粪样。同时伴有停止排气排便等表现。
二、就医建议
如果宝宝肚子痛呕吐情况较为严重,如呕吐频繁、持续不缓解、腹痛剧烈难以安抚、伴有高热、精神萎靡、面色苍白等情况,应立即就医。医生通常会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血常规、大便常规等检查,必要时可能会安排腹部超声等影像学检查来明确病因。
三、家庭护理与注意事项
(一)一般护理
1.休息与体位:让宝宝卧床休息,可采取舒适的体位,如半卧位,以减轻腹部不适,防止呕吐物误吸。
2.饮食调整:在呕吐缓解后,可给予少量多次的清淡易消化食物,如米汤、稀粥等,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不易消化的食物,待胃肠功能逐渐恢复后再过渡到正常饮食。
3.观察病情变化:密切观察宝宝的腹痛程度、呕吐次数、呕吐物的性状、精神状态、体温等情况,并记录下来,以便就医时向医生详细描述。
(二)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婴幼儿,由于其表达能力有限,家长要更加细心观察。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宝宝的腹部保暖,避免着凉加重病情。同时,要严格按照儿科安全护理原则进行操作,避免因护理不当导致不良后果。如果是较大的儿童,要了解其近期的饮食情况、接触史等信息,协助医生进行诊断。
总之,宝宝肚子痛呕吐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家长要密切关注宝宝的病情变化,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必要时就医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