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齿注意事项
拔牙前后有诸多注意事项。拔牙前要评估身体状况,高血压者血压需控在180/100mmHg以下,糖尿病者血糖控在8.88mmol/L以下,妊娠期女性选4-6个月拔牙,哺乳期女性告知医生哺乳情况,儿童要安抚情绪,且不宜空腹;拔牙中要配合医生;拔牙后要咬棉球压迫止血,24小时内不刷牙漱口,观察创口,2小时后进食温凉松软食物,不用拔牙侧咀嚼,当日避免剧烈运动等,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人群需特殊关注创口及基础疾病控制。
一、拔牙前注意事项
1.身体状况评估
一般人群:若患有高血压,需将血压控制在180/100mmHg以下方可拔牙,因为血压过高拔牙时易引发出血等风险;患有糖尿病,血糖应控制在8.88mmol/L以下,否则术后感染风险增加。例如,研究表明血糖控制不佳时,拔牙创口感染率显著升高。
特殊人群:妊娠期女性拔牙应选择在妊娠4-6个月时进行,此阶段相对安全,因为妊娠早期拔牙易引起流产,妊娠晚期拔牙易引发早产;哺乳期女性拔牙需告知医生正在哺乳,部分药物可能通过乳汁影响婴儿;儿童拔牙时要安抚其情绪,避免因紧张不配合导致操作困难或意外。
2.饮食方面:拔牙前不宜空腹,应进食适量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等,防止因空腹拔牙出现低血糖等不适症状。
二、拔牙中注意事项
1.配合医生:要听从医生指令,如张开嘴巴保持固定姿势等,保证医生能顺利操作,若有不适需通过非语言方式(如手势等)告知医生,不可自行乱动。
三、拔牙后注意事项
1.创口护理
咬棉球:拔牙后医生会让患者咬棉球压迫止血,一般需咬30-40分钟后轻轻吐出,要注意不要过早吐掉棉球,以免影响止血效果。
创口观察:拔牙后24小时内不要刷牙、漱口,防止破坏血凝块导致出血。要注意观察创口情况,若创口有持续出血、疼痛加剧、肿胀明显加重且伴有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复诊。例如,正常拔牙后创口会有轻微渗血,唾液中带少许血丝属正常现象,但若出血呈鲜红色且量较多,需及时处理。
2.饮食注意
食物选择:拔牙后2小时可进食温凉、松软的食物,如冰淇淋、软面条等,避免食用过热、过硬、辛辣刺激性食物,过热食物会使血管扩张导致出血,过硬食物可能摩擦创口影响愈合,辛辣食物会刺激创口引起疼痛或加重肿胀。
进食方式:进食时应避免用拔牙侧咀嚼,尽量使用另一侧咀嚼。
3.活动与休息
活动限制:拔牙后当日应避免剧烈运动、长时间弯腰低头等,这些行为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引起创口出血。
休息要求:保证充足的休息,有利于身体恢复,一般建议拔牙后休息半天到一天左右。
4.特殊人群特殊注意
老年人:老年人身体机能相对较弱,拔牙后更要密切关注创口愈合情况,因为其愈合能力可能不如年轻人,要按照医生嘱咐按时复诊,若出现异常情况能及时处理。
有基础疾病人群:本身患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拔牙后除了关注创口情况,还需继续控制基础疾病,如按时监测血压、血糖等,遵循基础疾病的治疗方案,防止因基础疾病加重影响整体健康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