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尿路感染怎么办
怀孕女性出现尿路感染需及时就医,可选择妇产科或泌尿外科,通过尿常规等检查确诊。一般治疗包括增加饮水量至2000-3000ml以冲洗尿道,注意会阴部清洁勤换内裤,用温水从前向后清洗外阴。药物治疗需医生据具体情况选对胎儿影响小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类或头孢类,有过敏史者换合适抗生素。孕早期要密切关注症状变化,孕晚期防早产等风险且谨慎用药,既往有病史者定期检查、加强监测并遵一般措施预防复发。
一、及时就医检查
1.就诊科室选择:怀孕女性出现尿路感染时应前往妇产科或泌尿外科就诊,医生会进行详细的问诊及相关检查,如尿常规检查,通过尿常规可明确尿液中白细胞、细菌等指标情况,若白细胞明显升高、细菌数增多等提示存在尿路感染。
二、一般治疗措施
1.增加饮水量:
怀孕女性应多饮水,每日饮水量可保持在2000-3000ml左右,通过增加排尿次数来冲洗尿道,减少细菌在尿道的停留时间。这是因为充足的水分摄入能稀释尿液,降低尿液中细菌的浓度,有助于减轻尿路感染的症状。从年龄角度看,不同年龄段的孕妇都应遵循此原则;从性别角度,女性怀孕后生理结构改变更易发生尿路感染,更需重视饮水;生活方式上,无论日常活动量多少,都要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对于有既往尿路感染病史的孕妇,更要增加饮水量来预防复发。
2.注意个人卫生:
要保持会阴部清洁,勤换内裤,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但要注意避免冲洗阴道,防止破坏阴道内正常的菌群平衡。清洗时要从前向后清洗,减少细菌感染的机会。在怀孕不同阶段,都要注意个人卫生的维护,孕早期胚胎着床尚不稳定,清洗时动作要轻柔;孕晚期腹部较大,清洗时可借助合适的体位保持舒适。
三、药物治疗考量
1.药物选择原则:
医生会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谨慎选择药物。一般会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类或头孢类抗生素等。例如,青霉素类抗生素在孕期相对较为安全,头孢类抗生素也有多种可供选择且对胎儿影响较小。但具体药物的选择需严格遵循循证医学依据,医生会综合考虑尿路感染的严重程度、孕妇的孕周、过敏史等因素来确定合适的药物。对于有青霉素过敏史的孕妇,医生会选择其他合适的抗生素替代。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孕早期孕妇:
孕早期是胚胎发育的关键时期,尿路感染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对胚胎产生一定影响。除了遵循上述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原则外,要更加密切关注自身症状变化,如出现发热、腰痛等症状时要及时告知医生,因为孕早期发热可能会增加胎儿畸形的风险等。
2.孕晚期孕妇:
孕晚期胎儿即将足月,尿路感染可能会增加早产等风险。要注意观察有无宫缩等情况,在使用药物时更要谨慎,严格按照医生的嘱咐用药,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过度紧张。
3.有既往尿路感染病史的孕妇:
这类孕妇在怀孕期间更易复发尿路感染,要定期进行尿常规等检查,加强自我健康监测。一旦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疑似尿路感染的症状要及时就医,在日常生活中要严格遵循增加饮水量、注意个人卫生等一般治疗措施,做好预防复发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