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石并胆囊炎症状
胆囊结石并胆囊炎常见腹痛多在进食油腻食物后或夜间发作,部位在右上腹可放射至肩背;有恶心、呕吐、腹胀等消化道症状;部分患者有低热或高热,有胆囊结石病史者近期发热提示胆囊炎急性发作,基础疾病患者发热难控易致严重并发症;结石嵌顿胆总管可致黄疸,不同人群出现黄疸影响不同
一、胆囊结石并胆囊炎常见症状
(一)腹痛
1.发作特点:多在进食油腻食物后或夜间发作,疼痛性质可为隐痛、胀痛或绞痛,疼痛部位主要在右上腹,可向右肩部或背部放射,疼痛程度因人而异,部分患者疼痛较为剧烈,可持续数小时。例如,有研究表明,约70%-80%的胆囊结石并胆囊炎患者会出现右上腹疼痛症状,疼痛的发生与胆囊结石刺激胆囊壁以及胆囊收缩排空受阻有关,进食油腻食物后会促进胆囊收缩,从而诱发疼痛。
2.与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的关系:不同年龄阶段人群表现可能略有差异,一般来说,中老年人群相对更易患胆囊结石并胆囊炎,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可能与女性激素等因素有关;长期高脂饮食、肥胖、缺乏运动的人群,胆囊结石形成风险增加,进而更易出现相关腹痛症状。
(二)消化道症状
1.恶心、呕吐:常与腹痛相伴发,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呕吐胆汁。这是因为胆囊炎症刺激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胆囊收缩异常影响了消化液的分泌和排出,进而引起胃肠道的反应。例如,部分患者在出现右上腹疼痛的同时,会伴有频繁的恶心、呕吐,影响进食和营养摄入。
2.腹胀:患者可感觉上腹部胀满不适,这与胆囊炎症导致消化功能减退,食物排空延迟有关。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若患胆囊结石并胆囊炎出现腹胀,可能会影响其食欲和生长发育;老年人则可能因本身消化功能较弱,腹胀症状相对更明显,且恢复较慢。
(三)发热
1.发热表现:部分患者会出现低热,体温一般在37.5℃-38.5℃之间,若病情加重合并感染,可能出现高热,体温可超过38.5℃。发热是机体对炎症的一种免疫反应,胆囊炎症导致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身体的发热应答。例如,一些患者在就医时会自述有发热情况,通过血常规等检查可发现白细胞计数升高等感染指标异常。
2.与病史的关系:有胆囊结石病史的患者,若近期出现发热,提示胆囊炎可能急性发作;而本身有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等的患者,发生胆囊结石并胆囊炎时,发热可能更难控制,且易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因为基础疾病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力和对炎症的抵抗能力。
(四)黄疸
1.黄疸表现:当胆囊结石嵌顿于胆总管时,可引起胆总管梗阻,导致胆红素代谢异常,出现黄疸,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黄疸的程度可轻可重,轻度黄疸可能仅表现为皮肤微黄,重度黄疸则皮肤黄染明显。例如,有研究显示,约10%-20%的胆囊结石并胆囊炎患者会出现黄疸症状,这是比较典型的胆总管梗阻相关表现。
2.对不同人群的影响:儿童出现黄疸时需格外重视,因为儿童胆道系统相对较细,梗阻后可能更快出现严重后果;老年患者出现黄疸可能提示病情较为复杂,需要更谨慎地评估和处理,因为老年人各器官功能衰退,对黄疸的耐受和应对能力较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