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流血怎么办
拔牙后可通过局部压迫止血(咬棉球或纱布、更换压迫物再压迫)、冷敷(24小时内用冰袋等敷面,每次15-20分钟,间隔20分钟,注意儿童防冻伤)、保持头部抬高、避免刺激拔牙创(2小时内不进食,2小时后吃温凉软食,24小时内不漱口、不舔舐、不吸吮拔牙创,注意儿童饮食和行为看护)来处理,若出血严重或持续超24小时需及时就医,有基础疾病和老年人更要重视及时就医。
一、局部压迫止血
1.咬棉球或纱布:拔牙后医生会放置棉球或纱布在拔牙创处,患者需轻轻咬住,一般咬30-40分钟后吐掉。通过压迫起到止血作用,对于大多数人正常拔牙后的轻微出血能有效止血,咬压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棉球或纱布位置稳定,避免过早吐掉影响止血效果。对于儿童,家长要在一旁协助,安抚儿童情绪,让其配合咬住棉球或纱布,避免儿童乱动导致棉球或纱布脱落影响止血。
2.更换压迫物再压迫:如果吐掉棉球或纱布后仍有出血,可重新咬上干净的棉球或纱布继续压迫止血,压迫时间可适当延长,但一般不超过1-2小时,若长时间出血仍未缓解需及时就医。
二、冷敷
1.原理及操作:在拔牙后24小时内可进行局部冷敷,用冰袋或冷毛巾包裹纱布敷在拔牙侧的面部,每次冷敷15-20分钟,间隔20分钟左右可再进行冷敷。冷敷可以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和肿胀。对于儿童,冷敷时要注意控制冰袋温度和冷敷时间,避免冻伤皮肤,可将冰袋包裹后再敷在面部,并且要密切观察儿童局部皮肤情况。
三、保持头部抬高
1.姿势要求:拔牙后不要平躺,尽量采取半卧位或头部抬高的姿势,这样可以减少头部血液回流,降低拔牙创出血的风险。对于老年人,本身可能存在血液循环等方面的特点,保持头部抬高的姿势能更好地避免因头部位置过低导致拔牙创出血增多,同时要注意姿势舒适,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引起身体不适。
四、避免刺激拔牙创
1.饮食注意:拔牙后2小时内不要进食,2小时后可进食温凉、soft的食物,如粥、面条等,避免食用过热、过硬、辛辣刺激性食物,也不要用拔牙侧咀嚼。对于儿童,要特别注意饮食管理,选择合适的食物,防止因进食不当刺激拔牙创导致出血,同时要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拔牙后短期内避免不良的进食行为。
2.避免吸吮、漱口:拔牙后24小时内不要漱口,不要用舌头舔舐拔牙创,更不要吸吮拔牙创,这些行为都可能破坏血凝块,引起出血。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家长要加强看护,防止儿童做出这些可能导致出血的动作。
五、及时就医的情况
1.出血严重:如果拔牙后出血较多,如棉球或纱布吐出后仍不断有鲜血涌出,或口腔内形成较大血肿,应立即就医。对于有全身基础疾病的患者,如高血压患者,拔牙后出血可能更为复杂,要及时就医处理,因为高血压可能导致出血难以控制,需要医生采取更专业的止血措施。对于老年人,本身凝血功能可能相对较弱,一旦出现严重出血更要尽快就医。
2.持续出血超24小时:如果拔牙后出血持续超过24小时仍未停止,也应及时就医,排查是否存在其他潜在问题,如局部感染等情况导致出血不止,医生会进行详细检查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