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头疼和呕吐是怎么回事
孩子头疼呕吐可能由颅内压增高相关疾病(如脑膜炎、脑肿瘤)和消化系统相关疾病(如胃肠型感冒、急性胃肠炎)引起,需观察症状特点,包括头疼和呕吐的特点,出现持续不缓解、伴意识障碍等情况要及时就医,婴幼儿和学龄儿童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可能的原因
(一)颅内压增高相关疾病
1.脑膜炎:
年龄因素: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儿童相对多见。病因多为细菌、病毒等感染。细菌感染如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双球菌等感染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感染如肠道病毒等引起的病毒性脑膜炎。
发病机制:病原体侵袭脑膜,引起脑膜炎症反应,导致脑脊液分泌增多或回流受阻,进而颅内压增高。临床除了头疼、呕吐外,还可伴有发热、颈项强直等表现。例如,有研究表明病毒性脑膜炎患儿中约有一定比例会出现头疼和呕吐症状。
2.脑肿瘤:
年龄因素:儿童脑肿瘤也较为常见,不同类型脑肿瘤好发年龄有差异。病因可能与遗传因素、胚胎残留组织等有关。
发病机制:肿瘤占据颅内空间,导致颅内压升高,引起头疼、呕吐,通常头疼在晨起时较明显,呕吐多为喷射性呕吐。部分患儿还可伴有视力下降、肢体运动障碍等表现。
(二)消化系统相关疾病
1.胃肠型感冒:
生活方式因素:多因病毒感染引起,如柯萨奇病毒等,可通过呼吸道传播等。儿童在受凉、劳累等情况下易发病。
发病机制:病毒感染胃肠道及上呼吸道,引起胃肠功能紊乱,除了有感冒症状如流涕、咳嗽等外,还会出现恶心、呕吐,同时伴有头疼,头疼可能与发热、毒素吸收等有关。
2.急性胃肠炎:
生活方式因素:多因饮食不洁,如食用被细菌、毒素污染的食物等引起。儿童饮食卫生习惯不佳时易患病。
发病机制:胃肠道受到病原体侵袭,发生炎症反应,导致胃肠道功能失调,出现呕吐,频繁呕吐可引起机体脱水、电解质紊乱等,进而可能伴有头疼症状。
二、需要关注的要点
(一)症状特点观察
1.头疼特点:要注意头疼的部位(是全头疼还是局部头疼)、程度(轻度、中度、重度)、发作频率(是偶尔发作还是频繁发作)以及是否伴有其他伴随症状如发热、视力变化等。例如,脑肿瘤引起的头疼可能呈进行性加重。
2.呕吐特点:观察呕吐是喷射性还是非喷射性,呕吐物的性状(如是否有胆汁、血液等)。像颅内压增高引起的呕吐多为喷射性呕吐。
(二)及时就医指征
如果孩子头疼和呕吐症状持续不缓解,或者伴有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
1.出现意识障碍,如嗜睡、昏迷等。
2.伴有剧烈呕吐、频繁抽搐。
3.出现视力急剧下降、肢体瘫痪等表现。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婴幼儿
1.婴幼儿不会准确表达头疼,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烦躁等。对于呕吐要注意观察呕吐量、频率等。由于婴幼儿病情变化较快,一旦出现头疼呕吐情况,需更加密切观察其精神状态、囟门情况等,因为婴幼儿囟门未闭,颅内压增高时囟门可能有隆起等表现,应及时送往医院就诊。
(二)学龄儿童
1.学龄儿童可以表达头疼的大致情况,但仍需仔细询问其头疼的具体感受。要关注其生活学习情况,是否有近期劳累、压力过大等情况,同时注意饮食情况,排查是否因饮食问题导致胃肠型感冒或急性胃肠炎等疾病引起头疼呕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