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腹痛的机制是什么
胰管压力增高相关机制包括胰腺自身病变致胰管梗阻使胰管内压力显著升高刺激机械感受器引起腹痛,以及胰腺实质肿胀致胰管受压使胰液排出不畅、压力升高通过神经纤维传导引发腹痛;炎症介质释放相关机制有炎性细胞因子激活痛觉感受器且不同性别、生活方式、有胰腺炎病史者有差异,还有前列腺素等介质扩张血管、增加通透性并增强痛觉感受器敏感性导致腹痛,且不同人群如儿童、孕妇对相关介质变化反应不同
一、胰管压力增高相关机制
1.胰腺自身病变致胰管梗阻:
急性胰腺炎时,胰腺腺泡内消化酶异常激活,导致胰腺组织自身消化,可引起胰管内蛋白栓子形成、水肿等,造成胰管梗阻。例如,在胆源性急性胰腺炎中,胆道结石等因素可使胰管与胆总管共同通道受阻,胆汁反流入胰管,激活胰酶,同时引起胰管内压力升高。正常胰管内压力约为0-1.8kPa,当胰管梗阻时,压力可显著升高,高于正常胰腺组织的灌注压(约2.4-4.0kPa),过高的胰管压力会刺激胰管内的机械感受器,通过神经传导引起腹痛。
2.胰腺实质肿胀致胰管受压:
胰腺炎症导致胰腺实质充血、水肿、渗出等,使胰腺体积增大,进而压迫胰管。炎症细胞浸润、液体潴留等因素使胰腺组织空间受限,胰管受到周围肿胀组织的挤压,管腔变窄,胰液排出不畅,胰管内压力升高。这种压力变化通过胰管周围的神经纤维传导,引发腹痛。不同年龄人群对胰腺肿胀的耐受程度不同,儿童由于胰腺组织相对娇嫩,炎症导致的肿胀可能更易引起明显的胰管受压及压力变化,从而出现较为剧烈的腹痛;而老年人胰腺组织本身有一定退变,炎症反应下肿胀可能相对隐匿,但同样会因胰管受压导致压力升高引发腹痛。
二、炎症介质释放相关机制
1.炎性细胞因子的作用:
在急性胰腺炎时,胰腺局部及全身会释放多种炎性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这些炎性细胞因子会激活痛觉感受器。TNF-α可以使神经末梢对缓激肽等致痛物质的敏感性增高,IL-6也参与了炎症反应过程中痛觉信号的传导。例如,研究表明,在急性胰腺炎模型中,TNF-α水平升高与腹痛程度呈正相关。不同性别在炎症介质释放方面可能存在一定差异,女性体内的一些激素水平可能会影响炎性细胞因子的调节,但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从生活方式角度,长期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会影响机体对炎性细胞因子的反应,增加急性胰腺炎发生时炎症介质释放的程度,进而加重腹痛。有胰腺炎病史的患者,机体处于相对敏感的炎症状态,再次发病时炎症介质释放可能更为迅速且强烈,腹痛可能更明显。
2.前列腺素等介质的影响:
炎症过程中还会促使前列腺素等介质释放。前列腺素E2(PGE2)等可以扩张血管,增加血管通透性,同时也参与痛觉的调制。在急性胰腺炎时,PGE2等介质的异常增多会使局部组织处于充血、水肿状态,并且增强痛觉感受器的敏感性,导致腹痛。年龄较小的儿童对前列腺素等介质变化的反应可能与成人不同,儿童的痛觉神经发育尚不完善,但在炎症刺激下,同样会因为前列腺素等介质的作用出现腹痛表现;孕妇在急性胰腺炎时,需要特别关注前列腺素等介质变化对母婴的影响,因为前列腺素可能会影响子宫的收缩等情况,需要谨慎评估腹痛与相关介质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