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劳损与腰间盘突出有什么区别
腰肌劳损与腰间盘突出在病因、症状表现、影像学检查及治疗方面存在不同。病因上腰肌劳损与长期姿势不良、劳累、受寒等有关,腰间盘突出与腰椎退变、劳损、外伤等有关;症状上腰肌劳损主要是腰部酸痛胀痛无神经根受压表现,腰间盘突出有腰部疼痛伴下肢放射性疼痛等;影像学上腰肌劳损X线无明显异常或有软组织轻度改变,腰间盘突出X线有间接征象,CT等可直接显示突出情况;治疗上腰肌劳损以保守治疗为主,腰间盘突出先保守治疗无效可手术,特殊人群有特殊考虑。
一、病因方面
1.腰肌劳损:多因长期腰部姿势不良,如久坐、久站,或腰部过度劳累,反复进行腰部屈伸、旋转等动作,导致腰部肌肉、筋膜等软组织慢性损伤;也可因急性腰扭伤后治疗不及时、不彻底,遗留慢性损伤因素;另外,腰部受寒、受潮等也可能诱发腰肌劳损。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均可发生,长期从事需要腰部频繁活动工作的人群更易患病,比如办公室职员、搬运工人等,其生活方式中久坐、腰部负荷大等因素增加了患病风险。
2.腰间盘突出: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的退变,随着年龄增长,椎间盘的水分逐渐减少,弹性降低,在受到劳损、外伤等因素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周围的神经组织。多见于20-50岁人群,男性略多于女性,与长期弯腰劳作、妊娠、遗传等因素有关,比如重体力劳动者由于腰部承受较大压力,更容易出现腰间盘突出,妊娠女性由于腰部负荷增加也可能诱发该病。
二、症状表现方面
1.腰肌劳损:主要症状为腰部酸痛或胀痛,疼痛可随气候变化或劳累程度而变化,如劳累时加重,休息后可减轻;腰部可有广泛压痛,但无明显的神经根受压表现,一般不会出现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等症状。不同年龄人群症状表现可能相似,但老年人群可能因肌肉力量减弱等因素,症状相对更易反复。
2.腰间盘突出:除了腰部疼痛外,常有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疼痛可从臀部沿大腿后侧、小腿外侧放射至足部;部分患者还可出现下肢肌力下降、间歇性跛行等症状,这是因为突出的髓核压迫神经根,导致神经支配区域出现相应症状。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但一般下肢神经受累表现较为典型。
三、影像学检查方面
1.腰肌劳损:影像学检查如X线片通常无明显异常,或可见腰部肌肉软组织的轻度改变;磁共振成像(MRI)可能显示腰部肌肉、筋膜等软组织有水肿、渗出等慢性损伤表现,但无椎间盘突出等结构异常。
2.腰间盘突出:X线片可发现腰椎生理曲度改变、椎间隙变窄等间接征象;CT或MRI检查可直接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程度等情况,这是诊断腰间盘突出的重要依据。
四、治疗方面
1.腰肌劳损:治疗以保守治疗为主,包括休息、腰部热敷、按摩、理疗等,可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同时,要纠正不良的生活和工作姿势,加强腰部肌肉锻炼,如进行小飞燕、五点支撑等动作练习。不同年龄人群锻炼方式和强度可根据自身身体状况调整,老年人锻炼要避免过度劳累。
2.腰间盘突出:首先也是保守治疗,如绝对卧床休息、牵引、佩戴腰围、药物治疗(仅说明药物名称)等。如果保守治疗无效,症状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则可能需要手术治疗。特殊人群如孕妇腰间盘突出患者,治疗时要考虑胎儿因素,尽量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治疗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