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褥疮的最好方法
压疮需进行创面评估与分期,要减压与体位管理,清洁护理创面,提供营养支持,控制感染,能配合锻炼的患者进行康复锻炼,不同年龄患者在各方面需有相应调整以促进压疮愈合。
一、创面评估与分期
褥疮即压疮,首先需对创面进行准确评估与分期。根据压疮国际分期标准,分为6期,不同分期创面表现不同,准确分期有助于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例如1期压疮表现为局部皮肤完整,出现红印,按压不褪色;2期压疮则是表皮或真皮部分缺损等,明确分期能清晰了解创面严重程度。
二、减压与体位管理
减压:避免局部持续受压是关键。对于长期卧床患者,定时翻身是重要措施,一般每2-3小时翻身一次,可使用气垫床等辅助减压设备,气垫床通过交替充气和放气,使身体受压部位不断变化,减少局部压力。
体位管理:根据患者情况调整体位,如对于骶尾部压疮患者,可采用侧卧位与仰卧位交替的方式,侧卧位时两腿之间夹软枕,保持髋关节和膝关节呈屈曲位,减轻骶尾部压力;对于足跟部压疮患者,可将足部稍微抬高,避免足跟直接接触床面。不同年龄患者体位管理需考虑其身体柔韧性等特点,儿童因骨骼等发育未成熟,翻身时动作要轻柔,避免造成额外损伤。
三、创面清洁与护理
清洁:使用温和的生理盐水或合适的创面清洗剂清洁创面,清除创面的分泌物、坏死组织等。生理盐水清洁较为常用,其等渗性质不会对创面造成额外刺激。对于有感染迹象的创面,可能需要使用含抗菌成分的清洗剂,但要注意避免过度清洁损伤新生组织。
护理:根据创面情况选择合适的敷料。如水胶体敷料适用于浅度溃疡和表皮擦伤等,具有吸收渗出液、形成湿性环境促进愈合的作用;藻酸盐敷料适用于中度至高度渗出的伤口,能吸收大量渗出液,保持创面湿润。不同性别患者在创面护理时需注意隐私保护等人文关怀方面,女性患者在会阴部等部位压疮护理时要特别注意清洁后的舒适与防护。
四、营养支持
充足的营养是促进褥疮愈合的重要因素。患者需要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的食物。蛋白质是组织修复的重要原料,可多食用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维生素C等有助于促进创面愈合,可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锌等矿物质也对伤口愈合有帮助。对于有基础疾病影响营养摄入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需注意血糖控制下的营养均衡,要在医生指导下制定合理饮食方案,保证营养物质的摄入满足创面愈合需求。
五、感染控制
如果褥疮出现感染迹象,如创面红肿加重、有脓性分泌物等,需要进行感染控制。可根据创面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合适的抗菌药物,但要避免滥用。同时加强创面的护理,保持创面清洁,必要时进行清创处理,清除感染坏死组织,促进创面愈合。对于儿童患者,感染控制要更加谨慎,优先选择对儿童影响较小的抗感染措施,密切观察创面变化。
六、康复锻炼(适用于能配合锻炼的患者)
对于可以活动的患者,适当的康复锻炼有助于改善全身血液循环,促进褥疮愈合。如进行肢体的被动或主动运动,对于长期卧床患者,可进行上肢的屈伸、下肢的抬腿等运动,每次运动时间和强度根据患者身体状况逐渐增加。运动可以促进肌肉收缩,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少褥疮发生风险并促进已存在褥疮的愈合。不同年龄患者康复锻炼的强度和方式需有所调整,儿童患者锻炼要在家长或医护人员监护下进行,避免过度劳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