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筋膜炎的症状
肌肉筋膜炎症状多样,包括局部疼痛、牵涉痛等疼痛表现,肌肉紧张、痉挛等肌肉相关症状,关节及脊柱活动受限,还有压痛等其他表现,不同人群症状表现略有差异,且天气变化等会影响症状。
疼痛
局部疼痛:是肌肉筋膜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疼痛部位多为受累的肌肉所在区域,可呈酸痛、胀痛或刺痛等不同性质。例如,腰背部肌肉筋膜炎患者,常出现腰背部的弥漫性疼痛,疼痛程度可因病情轻重而有所不同,在劳累、受寒等因素影响下,疼痛往往会加重。对于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如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群,颈部肌肉筋膜炎较为常见,表现为颈部的疼痛,可放射至肩部,在颈部活动时疼痛可能会加剧。
牵涉痛: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牵涉痛,即疼痛可放射至其他部位。比如腰背部肌肉筋膜炎,疼痛可能会放射至臀部、大腿等部位,但一般放射范围相对局限,且疼痛性质与局部疼痛有相似之处。这是因为筋膜的病变可通过神经传导引起相关部位的疼痛感觉。
肌肉紧张与痉挛
肌肉紧张:患者受累肌肉往往处于紧张状态,触摸时可感觉到肌肉较硬,张力增加。以肩部肌肉筋膜炎为例,肩部肌肉会出现紧张感,影响肩部的正常活动范围。这是由于筋膜的炎症刺激导致肌肉的保护性收缩,以限制病变部位的活动,从而减轻疼痛。
肌肉痉挛:严重时可出现肌肉痉挛,表现为肌肉突然的、不自主的收缩,可引起局部剧烈疼痛,且肌肉痉挛可持续一段时间后缓解,但容易反复发作。例如小腿肌肉筋膜炎患者,可能会出现小腿肌肉的痉挛,导致行走困难等情况。肌肉痉挛的发生与筋膜炎症引起的肌肉神经功能紊乱有关。
活动受限
关节活动受限:由于疼痛和肌肉紧张、痉挛等因素,患者相应关节的活动会受到限制。比如手部肌肉筋膜炎可能会影响手指的屈伸活动,使手指活动不灵活;髋关节周围肌肉筋膜炎会导致髋关节活动受限,表现为下蹲、抬腿等动作困难。不同部位的肌肉筋膜炎会影响对应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这是因为肌肉是关节活动的动力来源,筋膜的病变影响了肌肉的正常功能,进而限制了关节的活动。
脊柱活动受限:腰背部肌肉筋膜炎患者,脊柱的活动会明显受限,表现为弯腰、扭转等动作困难。脊柱周围的筋膜炎症会影响脊柱的稳定性和正常运动,导致患者在进行脊柱相关活动时受到阻碍。
其他表现
压痛:在受累肌肉的筋膜部位可触及明显压痛,有时压痛部位较为固定。通过按压可以发现患者疼痛敏感的区域,这是肌肉筋膜炎的一个重要体征。例如在腰部肌肉筋膜炎患者的腰部特定筋膜部位,按压时患者会有明显的疼痛反应。
伴随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伴有疲劳感,尤其是在病情反复发作或劳累后,疲劳感会更加明显。此外,在天气变化,如受寒、潮湿等情况下,症状可能会加重,这与寒冷、潮湿环境对肌肉筋膜的刺激有关,寒冷可导致血管收缩,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加重筋膜的炎症反应;潮湿环境则有利于细菌等微生物的滋生,可能间接加重筋膜的炎症。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肌肉筋膜炎的症状表现可能在程度上略有差异,例如儿童肌肉筋膜炎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其症状可能因儿童表述不清而容易被忽视,需要家长密切观察儿童相关部位的异常表现;女性在生理期等特殊时期,由于身体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可能会使肌肉筋膜炎的症状有所波动;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不良姿势工作的人群,发生肌肉筋膜炎的风险较高,症状也往往更为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