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扭伤症状
腰扭伤是腰部软组织因外力过度牵拉引起的急性撕裂伤,常见症状有:受伤后立即出现剧烈且多样的疼痛,集中于腰部,可向臀部或下肢放射但范围局限;腰部屈伸、旋转、侧屈等活动明显受限;受伤腰部肌肉痉挛,触摸呈僵硬条索状;受伤部位有明显局部压痛;部分严重患者局部会出现淤血、肿胀,不同人群在症状表现及恢复等方面有差异。
疼痛
疼痛程度与特点:受伤后立即出现腰部疼痛,疼痛较为剧烈,可为持续性的刺痛、酸痛或胀痛等。在活动腰部、咳嗽、打喷嚏时疼痛往往会加重。例如,患者可能因腰部肌肉的强烈收缩或拉伸导致疼痛明显加剧,影响日常的躯体活动。不同年龄人群对疼痛的感知可能有所差异,一般来说,儿童由于表达能力相对较弱,但也会通过哭闹、不愿活动等表现出腰部的不适;老年人可能本身对疼痛的耐受性有所下降,且常合并有骨质疏松等基础疾病,腰扭伤后疼痛可能更为敏感和持久。
疼痛部位:疼痛主要集中在腰部,可发生在一侧或两侧,也可能向臀部或下肢放射,但一般放射痛的范围相对局限,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的放射痛不同,腰扭伤的放射痛通常不会超过膝关节。对于有长期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久坐、弯腰工作的人,腰扭伤后疼痛可能更易反复发作且恢复相对较慢;有腰部既往病史的人群,如曾经有过腰肌劳损等情况,腰扭伤后疼痛可能会较健康人群更为严重且恢复时间更长。
腰部活动受限
活动范围减小:腰部的屈伸、旋转、侧屈等活动都会受到明显限制。患者难以自如地弯腰拾取物品,不能正常地扭转身体,在转身、起床、坐下等动作时都会因为腰部疼痛和活动受限而变得困难。例如,患者想从地上捡起一件物品时,会发现很难弯曲腰部去完成这个动作;在乘坐汽车时,想要调整坐姿也会因为腰部活动受限而比较吃力。不同年龄的人群,腰部活动受限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可能因为玩耍时突然腰扭伤而表现出不敢大幅度活动腰部;老年人由于腰部肌肉力量相对较弱且可能存在关节退变等问题,腰扭伤后腰部活动受限可能更为明显,恢复腰部正常活动的时间也会更长。
肌肉痉挛
肌肉紧张表现:受伤的腰部肌肉可出现痉挛,触摸时能感觉到肌肉僵硬、紧张,呈条索状。例如,用手触摸患者腰背部受伤部位的肌肉,可发现肌肉紧绷,与正常柔软的肌肉状态不同。在女性患者中,怀孕后期的女性由于腹部增大,腰部承受的压力较大,腰扭伤后肌肉痉挛可能更为常见;而从事重体力劳动的男性,腰扭伤后肌肉痉挛的程度可能相对较重,因为其腰部肌肉本身较为发达,受伤后肌肉的应激反应更强烈。
局部压痛
压痛位置:在腰部受伤的部位有明显的压痛,用手指按压时患者会感到疼痛加剧。通过按压可以初步判断受伤的具体位置,一般压痛最明显的地方就是损伤的肌肉、筋膜等组织所在的部位。对于有腰椎疾病家族史的人群,腰扭伤后局部压痛可能需要更加仔细地鉴别诊断,因为其本身可能存在潜在的腰椎结构异常风险;肥胖人群由于腰部脂肪较多,触摸压痛可能需要更用力且准确判断压痛的具体位置,以避免因脂肪层过厚而漏诊真正的损伤部位。
淤血肿胀(部分患者)
淤血肿胀情况:如果腰扭伤比较严重,局部可能会出现淤血、肿胀。皮肤表面可能会呈现出青紫色的淤斑,肿胀会使腰部外观看起来比正常时增粗。一般在受伤后的数小时内开始出现淤血肿胀,随着时间推移可能会逐渐加重。儿童由于皮肤较薄,淤血肿胀可能更容易被观察到;老年人血液循环相对较慢,淤血肿胀的消退可能会比较缓慢,且需要更加注意局部的护理,避免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