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慢性咳嗽的治疗原则
明确儿童慢性咳嗽病因需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格检查及针对性辅助检查;根据病因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针对鼻腔和咽部病变处理,咳嗽变异性哮喘避免诱因并药物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体位调整和药物治疗,感染后咳嗽一般支持或对症处理,其他病因需针对性治疗;特殊人群婴幼儿、有过敏史儿童、有基础疾病儿童有不同注意事项
一、明确病因诊断
1.详细询问病史:需了解儿童的年龄、咳嗽持续时间、昼夜规律、诱发加重因素(如运动、接触过敏原等)、伴随症状(发热、喘息、流涕等)、既往病史(如过敏史、呼吸道感染史等)以及家族过敏史等。不同年龄儿童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有差异,婴幼儿期可能与胃食管反流、先天性呼吸道畸形等有关,年长儿则可能与咳嗽变异性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等关系密切。例如,有过敏史或家族过敏史的儿童,需警惕过敏性因素导致的慢性咳嗽。
2.全面体格检查:重点检查呼吸系统,查看有无肺部啰音、胸廓畸形等;同时注意检查鼻、咽部,排查上气道相关病变。比如检查鼻腔是否有分泌物、腺样体是否肥大等。
3.针对性辅助检查:可根据情况选择胸部X线或CT检查,以排除肺部实质性病变;进行肺功能检查(适用于年龄较大能配合的儿童)评估通气功能;检测过敏原协助诊断过敏性相关咳嗽;行24小时食管pH监测排查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等。
二、根据病因实施治疗
(一)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1.针对鼻腔病变治疗:若为鼻炎引起,可使用生理盐水或海盐水清洗鼻腔,清除鼻腔内分泌物,改善鼻腔通气;如考虑细菌感染性鼻窦炎,可适当选用抗生素(需遵循合理用药原则,根据可能的致病菌选择)。
2.处理咽部病变:对于腺样体肥大导致的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严重时可能需要手术干预;如为咽炎,需注意保持咽部清洁,避免刺激性因素。
(二)咳嗽变异性哮喘
1.避免诱发因素:让儿童远离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等。
2.药物治疗:常用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控制气道炎症,需根据儿童年龄和病情合理选择药物剂型等。同时可联合使用支气管舒张剂等缓解咳嗽喘息症状。
(三)胃食管反流性咳嗽
1.体位调整:对于婴幼儿,喂奶后保持upright体位(如抬高上半身),减少反流发生;年长儿也应注意避免餐后立即平卧等。
2.药物治疗:可使用促胃肠动力药等,促进胃排空,减少反流。
(四)感染后咳嗽
1.一般处理:多数感染后咳嗽具有自限性,可通过多饮水、休息等一般支持治疗,一般不需要使用抗生素,但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咳嗽影响儿童生活质量,可适当使用止咳药物等对症处理。
(五)其他病因
如先天性呼吸道畸形等导致的慢性咳嗽,多需外科手术等针对性治疗措施,需由外科等相关科室评估后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婴幼儿:由于其生理特点,在治疗慢性咳嗽时需格外谨慎。在选择检查和治疗手段时,要充分考虑对婴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例如在使用药物时,优先选择对婴幼儿影响较小的方式,非必要不使用可能有较大副作用的药物。同时,在体位调整等护理方面要更加细致,确保护理操作正确,以促进康复。
2.有过敏史儿童:要严格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是否因接触过敏原而导致咳嗽加重等情况,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有基础疾病儿童:如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等基础疾病的慢性咳嗽儿童,在治疗慢性咳嗽时,要充分考虑基础疾病对治疗药物等的影响,选择不会加重基础疾病病情的治疗措施,并且在治疗过程中加强对基础疾病的监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