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咳嗽有点喘怎么回事
宝宝咳嗽有点喘可能由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上呼吸道感染累及气管支气管、异物吸入等原因引起,需通过血常规、病原学、胸部X线或CT、肺功能等检查明确病因,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就医评估,针对病因治疗,婴儿、有过敏史及基础疾病的宝宝有特殊注意事项。
一、可能的原因
1.毛细支气管炎:多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尤其2-6个月婴儿常见。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起病较急,初期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之后出现咳嗽、喘息,病情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增快、鼻翼扇动、三凹征等。
2.支气管哮喘:有过敏体质家族史的宝宝易患。诱因常为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呼吸道感染等。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咳嗽、喘息、气促、胸闷,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剧。
3.上呼吸道感染累及气管、支气管: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炎症蔓延至气管、支气管,导致咳嗽、喘息,一般全身症状相对较轻,可有发热、鼻塞、流涕等症状。
4.异物吸入: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宝宝误将小物体吸入气道,可突然出现剧烈呛咳,随后出现喘息、呼吸困难等表现,有明确的异物吸入史对诊断很重要。
二、相关检查
1.血常规:若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提示细菌感染;若嗜酸性粒细胞升高,需考虑过敏因素相关疾病如支气管哮喘等。
2.病原学检查:通过鼻咽拭子等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病原体,明确是否为病毒感染;若怀疑细菌感染,可进行痰培养等检查。
3.胸部X线或CT检查:胸部X线可了解肺部有无炎症、肺不张、气胸等情况;胸部CT对于一些不典型的病变或异物吸入等情况可能更有诊断价值。
4.肺功能检查:对于年龄较大能够配合的宝宝,可进行肺功能检查评估气道通气功能,协助诊断支气管哮喘等疾病。
三、应对措施
1.保持呼吸道通畅:
若宝宝有痰液,可轻拍其背部,促进痰液排出。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度适宜,一般湿度保持在50%-60%为宜,有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稀释,便于排出。
2.及时就医评估:
当宝宝咳嗽有点喘时,应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诊,由医生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检查和诊断,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对于病情较轻的宝宝,可能在门诊治疗;若病情较重,如出现呼吸急促、口唇发绀等情况,可能需要住院治疗。
3.针对病因治疗:
病毒感染导致的毛细支气管炎:目前多为对症支持治疗,如吸氧、补液等,对于明确是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可在医生评估下考虑使用相关抗病毒药物(需严格遵医嘱)。
支气管哮喘:脱离过敏原,医生可能会根据病情使用支气管舒张剂等药物缓解喘息症状,同时要长期管理,预防发作。
上呼吸道感染累及气管、支气管:如果是细菌感染,可能会使用抗生素;病毒感染则以对症治疗为主。
异物吸入:需及时通过支气管镜等方法取出异物。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婴儿:婴儿咳嗽有点喘时病情变化较快,家长要密切观察宝宝的呼吸频率、面色等情况。如果呼吸频率超过60次/分钟,或出现口唇发紫等情况,提示病情较重,要立即就医。婴儿用药需格外谨慎,非必要不自行用药,应严格遵医嘱。
2.有过敏史的宝宝:要详细询问过敏史,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如家中不养宠物、保持室内清洁减少尘螨等,在就医时要告知医生宝宝的过敏情况,防止使用可能引起过敏的药物等。
3.有基础疾病的宝宝:如宝宝本身有先天性心脏病等基础疾病,出现咳嗽有点喘时更要重视,因为基础疾病可能会加重病情,应及时就医并向医生详细告知宝宝的基础疾病情况,以便医生全面评估病情进行合理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