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反流性食管炎症状
反流性食管炎有典型症状、非典型症状及其他伴随症状。典型症状包括餐后1-2小时常见的烧心(与抗反流屏障等因素有关,不同人群有差异)和卧位等情况下易加重的反流(不同年龄表现不同);非典型症状有胸骨后多样性质的胸痛(易与心绞痛混淆,不同人群鉴别复杂)和初期间歇性后期持续性的吞咽困难(不同年龄表现不同);其他伴随症状有反流物刺激引起的夜间明显的慢性咳嗽(老年易被忽视或误诊)及咽喉部异物感、声音嘶哑等(女性特定时期易加重)。
一、典型症状
1.烧心
是慢性反流性食管炎最常见的症状,多在餐后1-2小时出现,与抗反流屏障功能减弱、食管清除作用降低等因素有关。其发生机制主要是酸性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刺激食管黏膜下的感觉神经末梢。例如,研究表明,约70%-80%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会出现烧心症状,且烧心程度可因个体差异有所不同,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症状表现相对不典型,但本质都是食管受到反流物刺激所致。对于女性患者,在妊娠、月经周期等特殊生理时期,由于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可能会影响食管下括约肌功能,从而使烧心症状更容易出现或加重。长期有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饮酒的患者,食管黏膜的防御功能会受到影响,烧心症状也更易频繁发生。
2.反流
患者可感觉到胃内容物反流至咽部或口腔,反流物多呈酸性,也可为中性或碱性。这是由于食管下括约肌松弛等原因,导致胃内容物反流。反流症状在卧位、弯腰或腹压增高时可加重,例如肥胖患者由于腹压较高,更容易出现反流症状。不同年龄的患者反流表现可能略有差异,儿童患者可能因不能准确表达而表现为拒食、呕吐等非典型症状,而成年患者则多能明确描述反流至口腔的感觉。
二、非典型症状
1.胸痛
疼痛可发生在胸骨后,疼痛性质多样,可为烧灼样、针刺样或钝痛等。其发生机制可能与反流物刺激食管黏膜下的神经末梢,引起食管痉挛或牵涉痛有关。研究发现,约40%-60%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会出现胸痛症状,且胸痛症状容易与心绞痛混淆,需要注意鉴别。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患者,出现胸痛时更要谨慎区分是反流性食管炎引起的胸痛还是心血管疾病导致的胸痛。老年患者由于可能同时合并多种基础疾病,胸痛的鉴别诊断更为复杂,需要结合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相关辅助检查来明确。
2.吞咽困难
初期多因食管痉挛引起,呈间歇性吞咽困难;后期可因食管瘢痕形成狭窄,出现持续性吞咽困难。吞咽困难的发生与食管黏膜炎症、痉挛或狭窄有关。不同年龄患者吞咽困难的表现有所不同,儿童患者可能会出现进食时的不适感、拒绝进食较硬食物等情况,而成年患者则能明确表述吞咽时的梗阻感。对于有长期反流性食管炎病史的患者,更要警惕食管狭窄的发生,定期进行相关检查评估食管情况很重要。
三、其他伴随症状
1.咳嗽
反流物刺激咽喉部或气管可引起咳嗽,这种咳嗽多为慢性咳嗽,夜间咳嗽可能较为明显。其机制是反流物通过食管-咽喉-气管通路,刺激呼吸道黏膜引起咳嗽反射。有研究显示,约10%-20%的慢性咳嗽患者是由反流性食管炎引起的。对于老年患者,由于呼吸道功能减退等因素,反流引起的咳嗽可能更容易被忽视或误诊,需要详细询问病史,结合相关检查来明确是否与反流性食管炎有关。
2.咽喉部症状
可出现咽喉部异物感、声音嘶哑等症状。反流物刺激咽喉部黏膜,导致咽喉部炎症、水肿等改变,从而引起异物感;声音嘶哑则可能是由于反流物刺激喉部神经或引起喉部炎症所致。女性患者在围绝经期等激素水平变化较大的时期,咽喉部症状可能会加重,需要关注激素变化对咽喉部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