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痛吃什么也药
牙痛可通过非药物和药物方法缓解。非药物有冷敷、盐水漱口、丁香花止痛;药物分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和抗生素,不同人群用药有注意事项,儿童优先非药物干预、谨慎选药;孕妇用药需谨慎;老年人要考虑药物与基础疾病用药相互作用,均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针对性治疗。
一、非药物缓解牙痛的方法
1.冷敷:可以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牙痛部位的脸颊外侧,每次敷15-20分钟,每天可敷数次。冷敷能够使局部血管收缩,减轻炎症和疼痛感觉。对于因牙髓炎等引起的牙痛,短期冷敷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这是基于冷刺激可以抑制神经传导痛觉的原理。
2.盐水漱口:取适量温盐水,浓度约为0.9%(与人体生理盐水浓度相近),漱口时让盐水在口腔内停留一段时间,尤其是牙痛部位。盐水具有一定的清洁和杀菌作用,能够减少口腔内的细菌数量,缓解因细菌感染导致的牙痛。例如,对于牙龈炎引起的牙痛,盐水漱口可以帮助清洁牙龈周围的细菌,减轻炎症引发的疼痛。
3.丁香花止痛:丁香花中的有效成分具有一定的麻醉和镇痛作用。可以将丁香花捣碎后取其汁液,涂抹在牙痛的部位,能够暂时缓解疼痛。这是因为丁香中的某些成分可以对神经末梢产生一定的阻滞作用,从而减轻疼痛感觉,但这种方法仅为临时缓解措施,不能替代正规治疗。
二、药物缓解牙痛的相关情况
1.非甾体抗炎药
布洛芬:具有抗炎、镇痛和解热作用。它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减轻炎症和疼痛。对于轻至中度的牙痛,如牙龈炎、牙周炎等引起的牙痛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对于有消化道溃疡病史的人群需要谨慎使用,因为布洛芬可能会加重消化道溃疡的风险;对于儿童,需要根据年龄和体重严格按照儿童适用的剂型来使用,避免过量使用。
对乙酰氨基酚: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前列腺素合成来产生镇痛作用。对胃肠道的刺激相对较小,适用于不能耐受非甾体抗炎药胃肠道反应的人群,如患有胃溃疡但牙痛需要止痛的患者。同样,儿童使用时也需要根据年龄和体重准确用药。
2.抗生素:如果牙痛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如智齿冠周炎等情况,可能会用到抗生素。但抗生素的使用需要严格遵循医嘱,例如阿莫西林等青霉素类抗生素,对于青霉素过敏的人群禁止使用。抗生素的使用是为了杀灭引起感染的细菌,从而从根本上缓解因细菌感染导致的牙痛,但不能自行滥用抗生素,以免引起耐药等问题。
三、不同人群牙痛用药及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牙痛时,应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方法,如冷敷等。在药物选择上,要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成人药物。例如,儿童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时,需要根据体重计算合适的剂量,并且要选择儿童专用的剂型,如混悬液等,因为儿童的肝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全,不当用药可能会对其造成损害。同时,儿童牙痛往往需要家长更加细心观察,如是否有龋齿、牙龈红肿等情况,及时带儿童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2.孕妇:孕妇牙痛时用药需要格外谨慎。非甾体抗炎药在孕妇怀孕中晚期一般不建议使用,因为可能会对胎儿的心血管系统等产生影响;对乙酰氨基酚在医生评估受益大于风险的情况下可以短期使用。孕妇应及时就医,由医生根据牙痛的具体原因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避免自行盲目用药。
3.老年人:老年人牙痛时,可能同时患有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选择药物时,要考虑药物与其他基础疾病用药的相互作用。例如,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时,需要关注是否会影响血压、血糖的控制,以及对胃肠道的刺激是否会加重老年人可能存在的胃肠道功能减退等问题。老年人牙痛也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