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吐肚子痛是怎么回事
呕吐肚子痛的常见原因包括消化系统疾病(如急性胃肠炎、肠梗阻、胆囊炎胆结石等)和其他系统疾病(如泌尿系统疾病、妇科疾病等),不同人群(儿童、成年人、老年人)有不同特点,出现呕吐肚子痛时,症状持续不缓解等情况需立即就医,可通过观察呕吐物性状、肚子痛部位性质等初步判断病情方向。
一、常见原因及机制
(一)消化系统疾病
1.急性胃肠炎:多由病毒(如诺如病毒等)、细菌(如大肠杆菌等)感染或饮食不洁等引起。病毒或细菌侵袭胃肠道,导致胃肠黏膜炎症,引起胃肠道蠕动紊乱、分泌增多,出现呕吐、肚子痛症状。例如诺如病毒感染引发的急性胃肠炎,常导致集体发病,以呕吐、腹泻、腹痛为主要表现,病毒在胃肠道内复制,刺激胃肠道神经及黏膜,引发一系列症状。
2.肠梗阻:各种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通过障碍,如肠粘连、肠道肿瘤、肠扭转等。肠道梗阻后,肠内容物不能正常通过,近端肠管扩张、蠕动增强,表现为阵发性肚子痛,同时伴有呕吐,呕吐物可随梗阻部位高低不同而有差异,高位梗阻呕吐出现早且频繁,低位梗阻呕吐出现较晚。
3.胆囊炎、胆结石:胆囊管梗阻、细菌感染等可引起胆囊炎,胆结石移动时刺激胆管可引发疼痛。疼痛可放射至右上腹及背部,常伴有恶心、呕吐,肚子痛多为右上腹持续性胀痛或绞痛。例如胆结石患者,结石移动摩擦胆囊或胆管时,导致局部炎症反应,引起疼痛及胃肠道反应。
(二)其他系统疾病
1.泌尿系统疾病:如输尿管结石,结石在输尿管内移动,刺激输尿管平滑肌,引起剧烈的腰腹部绞痛,可伴有恶心、呕吐症状。疼痛常突然发作,呈阵发性加剧,同时可出现血尿等表现。
2.妇科疾病:女性患者呕吐肚子痛还需考虑妇科疾病,如异位妊娠破裂,除了肚子痛(多为下腹部撕裂样疼痛)、呕吐外,常有停经史、阴道不规则流血等表现;卵巢囊肿蒂扭转,表现为突然发生的一侧下腹部剧烈疼痛,常伴有恶心、呕吐,妇科检查可触及肿物。
二、不同人群特点及相关情况
(一)儿童
儿童呕吐肚子痛可能与肠道寄生虫感染有关,如蛔虫症,蛔虫在肠道内活动异常时可引起肠道痉挛,出现肚子痛,同时伴有呕吐,儿童常伴有食欲不振、消瘦等表现;还可能是胃肠功能紊乱,儿童饮食不规律、腹部着凉等易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出现呕吐、肚子痛,一般疼痛程度相对较轻,可通过调整饮食、腹部保暖等缓解。
(二)成年人
成年人呕吐肚子痛可能与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导致的胃肠功能失调有关,也可能是由于饮食过量、进食刺激性食物诱发。例如长期熬夜、饮食无度的成年人,胃肠消化功能受影响,易出现上述症状;另外,成年人若有胆囊结石病史,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容易诱发胆囊炎发作,出现呕吐肚子痛。
(三)老年人
老年人呕吐肚子痛需警惕急腹症,如急性阑尾炎,老年人阑尾炎临床表现不典型,腹痛可能不剧烈,但常有呕吐等表现;还需注意缺血性肠病,老年人血管调节功能差,肠道血管容易发生痉挛或栓塞,导致肠道缺血,出现肚子痛、呕吐,常伴有便血等表现。
三、就医建议及初步判断要点
(一)就医建议
当出现呕吐肚子痛时,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疼痛进行性加重、伴有高热、呕血、黑便、意识障碍等情况,应立即就医。对于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出现呕吐肚子痛更应及时就诊,因为他们病情变化可能较快。
(二)初步判断要点
观察呕吐物的性状,如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胆汁样物或血性物等不同表现提示不同病情;肚子痛的部位、性质(是绞痛、胀痛、隐痛等)、发作频率等;是否伴有发热、腹泻、尿频、尿急等其他伴随症状。通过这些初步判断要点,有助于医生初步判断病情方向,如呕吐物含胆汁多提示肠道梗阻位置可能较低,肚子痛部位在右下腹且伴有发热可能提示阑尾炎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