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肠炎该怎么处理
肠炎的应对需从多方面入手,饮食调整上急性期暂禁食或进清淡易消化流质食物,缓解期逐渐过渡到半流质等并注意营养均衡及不同人群差异;要保证充足休息避免劳累;对症治疗包括补液(轻中重度脱水方式不同)、止泻(注意适用人群);细菌感染性肠炎用抗生素需遵医嘱,病毒感染性肠炎多对症治疗;特殊人群中儿童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精细饮食调整,老年人要综合基础疾病考虑治疗并精心呵护,孕妇用药需谨慎。
一、饮食调整
1.急性期饮食:肠炎急性期肠道功能较弱,应暂时禁食或进食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等,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及粗纤维食物,以防加重肠道负担。对于婴幼儿,若处于肠炎急性期,需注意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防止脱水,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口服补液盐。
2.缓解期饮食:肠炎缓解期可逐渐过渡到半流质或软食,如面条、馒头、蒸蛋等,同时要注意营养均衡,增加蛋白质、维生素等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但要注意烹饪方式,避免生食。不同年龄的人群饮食调整需有所区别,儿童的饮食要更加注重易消化和营养均衡,老年人则要考虑胃肠功能减退的特点,选择软烂且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
二、休息与生活方式调整
1.充足休息:患者需要保证充足的睡眠,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以利于身体的恢复。对于儿童来说,充足的休息有助于其生长发育和病情恢复,家长要为孩子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老年人也需要保证足够的休息时间,以维持身体的正常机能。
2.避免劳累: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患者,都应避免过度劳累,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过度劳累可能会影响身体的免疫力,不利于肠炎的康复。例如,儿童在患病期间要减少剧烈的玩耍活动,老年人要避免长时间的家务劳动或过度的精神紧张。
三、对症治疗
1.补液治疗:如果肠炎导致腹泻、呕吐等症状引起脱水,需要进行补液治疗。轻度脱水可通过口服补液盐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中度及以上脱水则可能需要静脉补液。对于婴幼儿,脱水情况需要密切关注,因为婴幼儿脱水后病情变化较快,一旦发现脱水迹象应及时就医进行补液治疗。
2.止泻治疗:若腹泻症状较为严重,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泻药物,但要注意避免低龄儿童使用不恰当的止泻药物。例如,对于儿童肠炎引起的腹泻,需谨慎选择止泻药物,可先尝试通过调整饮食等非药物方式缓解,若腹泻仍不缓解再考虑合理用药。
四、抗感染治疗
1.细菌感染性肠炎: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肠炎,需要根据病情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但要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用药,不同年龄段的患者使用抗生素的种类和剂量可能不同,例如儿童使用抗生素时要考虑其肝肾功能发育情况,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
2.病毒感染性肠炎:病毒感染性肠炎一般以对症治疗为主,因为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但需要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是否出现严重的脱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肠炎需要特别关注,因为儿童的胃肠功能尚未发育完善,病情变化较快。家长要密切观察儿童的大便情况、精神状态、体温等,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同时,在饮食调整方面要更加精细,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的原则逐渐添加食物。
2.老年人:老年人肠炎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治疗过程中要综合考虑这些基础疾病对治疗的影响,例如使用药物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老年人的肠道功能相对较弱,在饮食调整和休息方面需要更加精心呵护,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健康问题。
3.孕妇:孕妇患肠炎需要谨慎处理,因为用药不当可能会影响胎儿的健康。在治疗时要告知医生怀孕的情况,医生会选择对胎儿影响较小的治疗方案,包括饮食调整、必要的补液和对症治疗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