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呕吐后吃什么
呕吐后饮食需分阶段选择,初期选清淡易消化流质食物如温开水、米汤等;缓解后逐步增半流质食物如软面条、藕粉及易消化固体食物如蒸蛋羹、少量馒头片;要避免油腻、辛辣刺激、过甜过咸食物;婴幼儿和有基础疾病小孩饮食调整需更谨慎,婴幼儿要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原则,有基础疾病小孩要依病情特殊调整饮食。
一、呕吐后初期的饮食选择
1.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食物:
可以选择温开水,少量多次饮用,补充因呕吐丢失的水分,防止脱水。研究表明,及时补充水分有助于维持身体的电解质平衡。
米汤也是不错的选择,将大米煮烂后取上层清汤。大米中含有一定的碳水化合物,能为身体提供能量,且容易被消化吸收。一般建议每次饮用50-100毫升,每隔15-20分钟少量饮用。对于婴幼儿来说,呕吐后初期胃肠道功能较弱,米汤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胃肠负担。
2.稀粥:
如小米粥,小米富含B族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煮至软烂的小米粥易于消化。可以根据小孩的年龄和食量适量喂食,一般1岁左右的小孩每次可进食30-50毫升,随着年龄增长可逐渐增加食量。小米粥能为小孩提供能量,且不会对胃肠道造成过度刺激。
二、呕吐缓解后逐步增加的饮食
1.半流质食物:
软面条,煮得软烂的面条是很好的半流质食物。面条富含碳水化合物,容易消化。可以在面条中加入少量青菜末等,增加一些营养成分。对于较大的小孩,每次可进食50-100克左右的软面条。半流质食物比流质食物更能满足小孩的饱腹感,同时也有助于逐步恢复胃肠道的消化功能。
藕粉,将藕粉用温水冲调后呈半流质状态。藕粉含有淀粉等成分,能提供能量,且对胃肠道的刺激性较小。一般冲调后的藕粉可根据小孩情况每次饮用50-100毫升。
2.易消化的固体食物:
蒸蛋羹,鸡蛋富含优质蛋白质,但要注意制作成蛋羹,易于消化吸收。1个鸡蛋制作的蛋羹适合1-2岁左右的小孩食用,随着年龄增长可适当增加鸡蛋数量。蒸蛋羹可以作为补充蛋白质的食物,但要注意不要一次进食过多,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
少量的馒头片,将馒头切成薄片,蒸软后给小孩食用。馒头属于面食,含有碳水化合物,能提供能量。但要注意选择质地较软的馒头,且每次给小孩的量不宜过多,从几片开始尝试,观察小孩的胃肠道反应。
三、需避免的食物
1.油腻食物:
如油炸食品,包括炸鸡、薯条等。油腻食物难以消化,会加重胃肠道的负担,可能导致呕吐症状再次出现。因为油炸食品中的油脂含量高,小孩呕吐后胃肠道功能尚未完全恢复,难以消化这些油腻物质。
2.辛辣刺激性食物:
像辣椒、芥末等。辛辣刺激性食物会刺激胃肠道黏膜,引起胃肠道的不适反应,不利于呕吐后胃肠道的恢复。小孩的胃肠道比较敏感,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容易导致胃肠道痉挛等问题。
3.过甜或过咸的食物:
过甜的食物如糖果、甜饮料等,可能会引起胃肠道的不适,导致胃酸分泌增加等情况。过咸的食物如咸菜等,会加重身体的渗透压负担,也不利于小孩呕吐后的身体恢复。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婴幼儿:
婴幼儿呕吐后饮食调整要更加谨慎和细致。在选择食物时,要严格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的原则。例如,从少量温开水开始,逐渐过渡到米汤、稀粥等。同时,要密切观察婴幼儿的精神状态和呕吐情况,如果再次出现呕吐或其他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因为婴幼儿的胃肠道功能发育尚不完善,呕吐后恢复相对较慢,需要特别关注其饮食的循序渐进。
2.有基础疾病的小孩:
如果小孩本身患有胃肠道疾病等基础疾病,在呕吐后饮食选择上要更加谨慎。例如,患有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的小孩,呕吐后饮食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特殊调整。要根据基础疾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食物,确保饮食不会加重基础疾病的病情。比如,如果小孩有乳糖不耐受的情况,呕吐后就不能选择含有乳糖的食物,如普通的牛奶等,而需要选择无乳糖的替代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