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止呕吐
止呕吐方法包括非药物和药物方式,非药物有调整体位、分散注意力、冷敷或按摩等;药物有抗组胺药、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等;特殊人群儿童、孕妇、老年人止呕吐各有注意事项,儿童优先非药物干预且严格药物用药,孕妇优先非药物干预且谨慎药物选择,老年人注意防跌倒及考虑身体状况和药物影响。
一、非药物止呕吐方法
(一)调整体位
对于成人及能够配合的儿童,当出现呕吐倾向时,可采取坐立或半卧位。这样的体位有助于减少呕吐物反流至气道的风险,降低窒息等危险发生的可能性。例如,成人在呕吐时坐立起来,能使身体处于相对直立的状态,让呕吐物更顺畅地排出体外,而不会因平躺导致呕吐物容易呛入气管。
(二)分散注意力
通过听音乐、与他人聊天等方式分散注意力,这对部分人缓解呕吐有帮助。比如,成人可以选择听一些舒缓的轻音乐,将注意力从身体的不适转移到音乐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呕吐感;对于儿童,家长可以通过讲故事等方式分散其注意力,缓解因不适引起的呕吐反应。这是因为分散注意力可以改变大脑对身体不适信号的感知,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三)冷敷或按摩
冷敷:可以用冷毛巾敷在额头等部位,对于成人及较大儿童可能有一定缓解呕吐的作用。冷刺激可能会影响神经传导,从而减轻呕吐感。例如,将冷毛巾轻轻敷在成人的额头,持续一段时间,观察是否能缓解呕吐症状。
按摩:对于成人,可以轻轻按摩内关穴等穴位。内关穴位于手腕掌侧横纹上约3横指处,按摩内关穴有一定调节胃肠功能的作用,可能有助于缓解呕吐。但按摩时力度要适中,按照一定的频率进行按摩。对于儿童,按摩时要更加轻柔,避免引起不适。
二、药物止呕吐相关(仅提及药物名称)
(一)抗组胺药
某些抗组胺药可用于止呕吐,如苯海拉明等,但使用时需考虑患者的年龄等因素。对于儿童,要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因为儿童的肝肾功能等尚未发育完全,药物代谢与成人不同。苯海拉明可能会引起儿童嗜睡等不良反应,所以在使用前需要权衡利弊,并且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二)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
例如昂丹司琼等,可用于化疗等引起的呕吐情况。但在使用时要考虑患者的病史等因素,如果患者有某些心血管疾病等病史,使用这类药物需要谨慎评估风险。对于成人,医生会根据具体的病情来决定是否使用该类药物以及使用的剂量等,但对于儿童,使用这类药物需要更加严格把控,因为儿童的身体对药物的耐受性和反应与成人不同。
三、特殊人群止呕吐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呕吐时,首先要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呕吐物堵塞气道。在选择止呕吐方法时,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如调整体位、分散注意力等。如果必须使用药物,要严格按照儿科用药剂量和原则选择合适的药物,并且密切观察儿童用药后的反应,如是否有嗜睡、皮疹等不良反应。例如,对于婴幼儿呕吐,家长应将其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吸入气管,然后可以通过轻拍背部等方式缓解不适,若情况未改善需及时就医并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
(二)孕妇
孕妇呕吐是常见的情况,一般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调整体位时要注意安全,避免因体位改变导致摔倒等情况。分散注意力可以选择一些孕妇感兴趣的轻松活动等。如果呕吐严重需要药物干预,要谨慎选择药物,因为某些药物可能会对胎儿产生影响。例如,一些抗呕吐药物在孕妇中的使用需要经过严格评估,医生会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权衡利弊后再决定是否使用药物以及选择何种药物。
(三)老年人
老年人呕吐时要注意防止跌倒等意外发生。在选择止呕吐方法时,要考虑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如是否有高血压、心脏病等基础疾病。非药物干预方面,调整体位要缓慢进行,避免因体位变化过大引起心脑血管意外。如果需要药物干预,要考虑老年人的肝肾功能减退等情况,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较小的药物,并且密切监测用药后的反应,因为老年人对药物的代谢和耐受能力下降,容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