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劳损一般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腰肌劳损的常见病因包括腰部急性损伤未愈、长期腰部姿势不良(久坐、久站、不良坐姿站姿)、腰部慢性积累性损伤、腰椎先天或后天畸形、腰部受寒受潮以及年龄因素,这些因素会通过不同方式导致腰部肌肉、筋膜等组织受损或力学平衡改变等进而引发腰肌劳损,不同人群因自身情况在不同因素影响下易患该病。
1.腰部急性损伤未愈:当腰部受到急性损伤,如腰部扭伤等,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或恢复不充分,就容易转为慢性损伤,进而发展为腰肌劳损。例如,腰部突然遭受外力扭转,导致腰部肌肉、筋膜等组织受损,若损伤后没有让腰部得到充分休息和规范治疗,局部组织的修复不完全,就会遗留慢性损伤因素,引发腰肌劳损。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都可能发生这种情况,年轻人在运动或工作中发生腰部急性损伤后若处理不当,更容易发展为腰肌劳损;老年人本身腰部组织相对退变,急性损伤后恢复能力较弱,也较易出现这种情况。
2.长期腰部姿势不良
久坐:现代社会中,很多人长时间保持坐姿,如办公室工作人员、学生等。久坐时腰部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尤其是腰椎处于前凸状态时,腰部肌肉持续收缩,容易导致肌肉疲劳、缺血,进而引发腰肌劳损。一般来说,连续坐姿超过1小时就可能对腰部肌肉产生不利影响,长期如此会使腰部肌肉力量下降,稳定性降低。
久站:一些职业需要长时间站立,如交警、售货员等。久站时腰部肌肉始终处于紧张收缩状态来维持身体姿势,也会造成腰部肌肉慢性损伤。站立时腰部椎体承受的压力较大,长期积累会影响腰部肌肉和椎体的健康。
不良坐姿或站姿:例如弯腰驼背的坐姿,会使腰椎生理曲度改变,增加腰部肌肉的负担;长时间弯腰工作等不良姿势都会导致腰部肌肉劳损。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中,长期从事伏案工作的人群由于久坐且姿势不良,患腰肌劳损的风险相对较高;从事需要久站工作的人群也是腰肌劳损的高发群体。
3.腰部慢性积累性损伤:长期反复进行腰部活动,如重体力劳动者长期弯腰搬抬重物,运动员反复进行腰部屈伸、扭转等动作,都会使腰部肌肉、筋膜等组织受到反复牵拉,引起慢性损伤。重体力劳动者由于工作中频繁需要腰部用力,腰部肌肉承受的拉力较大,长期下来容易出现腰肌劳损;运动员在高强度训练中腰部反复的运动负荷也会导致腰部肌肉劳损。不同年龄的人群中,中壮年人群由于体力活动相对较多,发生腰部慢性积累性损伤的几率相对较高,但年轻人和老年人也可能因相应的体力活动而患病。
4.腰椎先天或后天畸形:腰椎先天畸形,如腰椎骶化、骶椎腰化等,会使腰部肌肉、韧带等组织的附着点和受力点发生改变,导致局部应力集中,容易引发腰肌劳损。后天获得的腰椎畸形,如腰椎间盘突出症导致的继发性腰椎侧弯等,也会改变腰部的力学平衡,使腰部肌肉处于异常受力状态,从而引发劳损。对于有腰椎先天或后天畸形的人群,无论年龄大小,都更容易出现腰肌劳损的情况,因为畸形本身就破坏了腰部正常的力学结构,增加了腰部组织的损伤风险。
5.腰部受寒受潮:腰部长期处于寒冷、潮湿的环境中,会引起腰部肌肉血管收缩,导致缺血、水肿,进而诱发腰肌劳损。例如,在寒冷的环境中腰部保暖不当,或者长期处于潮湿的工作环境中,如矿井下工作的人员,腰部容易受到寒湿的影响,引发腰部肌肉的慢性炎症,导致腰肌劳损。不同地区的人群中,寒冷潮湿地区的居民患腰肌劳损的几率相对较高;不同生活环境下,长期处于寒冷潮湿环境工作或生活的人群更易受到影响,如北方冬季寒冷地区的居民若腰部保暖不佳,南方潮湿地区长期在潮湿环境中工作的人群等。
6.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腰部肌肉、韧带等组织会发生退变,肌肉力量下降,椎间盘的弹性也会降低,腰部的稳定性减弱,从而更容易发生腰肌劳损。老年人的腰部组织退变较为明显,所以老年人患腰肌劳损的几率相对较高。但这并不意味着年轻人不会患病,年轻人如果有上述其他致病因素,也可能发生腰肌劳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