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鼻息肉要不要做手术
鼻炎鼻息肉是否手术需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如持续性鼻塞、鼻息肉大小范围)及对生活质量影响(如呼吸睡眠、嗅觉);手术方式有鼻内镜下鼻息肉切除术(单纯鼻息肉适用)和伴鼻窦炎的鼻息肉手术(需开放鼻窦);非手术治疗包括药物治疗(鼻用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物,有局限性)和鼻腔冲洗(辅助,对严重情况无效)
一、鼻炎鼻息肉是否需要手术的评估因素
1.病情严重程度
持续性鼻塞:若患者鼻塞症状持续存在,严重影响正常的呼吸、睡眠及日常生活,经规范的药物治疗(如鼻用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物等)效果不佳时,需考虑手术干预。例如,长期鼻塞导致患者夜间睡眠频繁憋醒,严重影响睡眠质量,进而影响日间的工作、学习效率,此时手术可能是改善症状的有效手段。对于儿童患者,长期鼻塞还可能影响面部发育等,需更积极评估手术必要性。
鼻息肉大小与范围:鼻息肉体积较大,占据鼻腔大部分空间,或者息肉范围广泛,累及多个鼻窦等情况。研究表明,较大的鼻息肉会明显阻碍鼻腔通气,并且会影响鼻窦的引流,导致鼻窦炎反复发作等问题。当鼻息肉影响到鼻窦的正常生理功能,药物治疗难以使息肉缩小至明显改善症状时,手术是合理的选择。
2.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呼吸与睡眠方面:鼻炎鼻息肉导致患者长期张口呼吸,夜间睡眠打鼾、呼吸暂停等情况,会使患者出现白天嗜睡、精神萎靡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对于成年人来说,这可能导致工作效率下降;对于儿童,还可能影响智力发育等。例如,有研究发现,儿童长期因鼻炎鼻息肉导致睡眠呼吸障碍,会影响其生长激素分泌等,进而影响身体和智力发育,此时手术干预对于改善其生活质量和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嗅觉功能:如果鼻炎鼻息肉导致患者嗅觉明显减退甚至丧失,严重影响其对气味的感知,进而影响饮食、社交等生活方面,且药物治疗无法有效改善嗅觉时,也可考虑手术。因为嗅觉对于人们感知周围环境、享受美食等都非常重要,长期嗅觉障碍会给患者带来心理和生活上的困扰。
二、手术治疗的方式及适用情况
1.鼻内镜下鼻息肉切除术
适用于单纯鼻息肉患者。通过鼻内镜能够清晰观察鼻腔内息肉的位置和范围,精准地将息肉切除,解除鼻腔的阻塞。该手术创伤相对较小,恢复较快。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儿童进行鼻内镜下鼻息肉切除时,要特别注意保护鼻腔的正常结构和功能,避免对鼻腔发育造成不良影响。手术过程中要精细操作,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
2.伴有鼻窦炎的鼻息肉手术
当鼻息肉合并鼻窦炎时,手术不仅要切除息肉,还要开放鼻窦,改善鼻窦的引流情况。这样可以使鼻窦内的炎症能够更好地排出,减少鼻窦炎的复发。对于成年患者,术后需要定期进行鼻腔冲洗等后续治疗来促进恢复;对于儿童患者,术后的护理和随访更为关键,要注意观察鼻腔的恢复情况以及是否有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等。
三、非手术治疗的情况及局限性
1.药物治疗
鼻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等,可减轻鼻腔炎症,缩小鼻息肉体积。一般适用于鼻息肉较小、症状较轻的患者。对于儿童患者,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时要严格遵循医嘱,注意药物的剂量和使用疗程,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要避免药物对其产生不良影响。例如,短期使用低剂量的鼻用糖皮质激素通常相对安全,但长期大剂量使用可能会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产生一定影响。
抗组胺药物:对于伴有过敏因素的鼻炎鼻息肉患者,如氯雷他定等,可缓解鼻痒、打喷嚏等症状。但抗组胺药物主要是缓解症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鼻息肉生长等问题,对于鼻息肉较大的患者,单独使用抗组胺药物效果有限。
2.鼻腔冲洗:使用生理盐水或高渗盐水进行鼻腔冲洗,可以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过敏原等,减轻鼻腔炎症。适用于各年龄段的患者,儿童进行鼻腔冲洗时需要家长协助,选择合适的冲洗器具和冲洗液浓度,避免冲洗过程中造成不适或损伤。但鼻腔冲洗对于较大的鼻息肉或严重阻塞鼻腔的情况,无法起到治疗作用,只能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