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摔到头的呕吐现象
小孩摔到头后呕吐可能由轻微脑震荡、颅内出血、颈部受伤牵连、心理因素等引起,呕吐时要保障环境安全、观察呕吐情况,出现持续呕吐、精神异常等要及时就医检查,预防需做好家居安全防护和日常监护。
一、小孩摔到头后呕吐的可能原因
(一)轻微脑震荡相关呕吐
1.发生机制:小孩头部受到撞击后,脑部组织受到轻微震荡,可能影响到颅内的平衡调节系统等。当脑震荡发生时,可能会引起神经功能的短暂紊乱,刺激胃肠道相关神经,导致呕吐。例如,有研究表明,在儿童脑震荡病例中,约有一定比例会出现呕吐症状,这与脑震荡后神经递质失衡等因素有关。
2.年龄因素影响:婴幼儿由于颅骨相对较软,缓冲能力相对较好,但脑部发育尚未完全成熟,发生脑震荡后更易出现呕吐情况。而较大儿童脑震荡后呕吐的发生率相对婴幼儿可能稍低,但仍需关注。
(二)颅内出血相关呕吐
1.发生机制:如果小孩摔到头后导致颅内血管破裂出血,如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等情况,颅内压力会升高。颅内压力升高会刺激呕吐中枢,从而引起呕吐。颅内出血的量不同,呕吐出现的时间和严重程度也有所差异。一般来说,出血量较多时,呕吐可能会较为频繁且严重。
2.病史影响:如果小孩既往有凝血功能障碍等病史,摔到头后发生颅内出血的风险更高,呕吐出现的可能性也更大,且病情可能更严重。
(三)其他可能原因
1.颈部受伤牵连:小孩摔到头时,可能同时导致颈部受伤,颈部受伤可能会影响到神经传导等,间接引起胃肠道反应导致呕吐。比如颈部肌肉紧张等情况可能通过神经反射影响到胃部功能。
2.心理因素影响:小孩摔到头后可能会因为惊吓等心理因素,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出现呕吐。这种情况在受到惊吓明显的小孩中更易发生,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因为无法准确表达,更多通过身体症状如呕吐等表现出来。
二、小孩摔到头呕吐时的应对措施
(一)初步观察与处理
1.环境安全保障:首先要确保小孩所处环境安全,避免再次受到伤害。将小孩转移到平坦、安静的地方,让其躺下休息。
2.观察呕吐情况:仔细观察呕吐的次数、呕吐物的性状等。如果是偶尔一次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没有其他异常表现,可以先暂时观察。但如果呕吐频繁,或者呕吐物中有咖啡样物质(提示可能有消化道出血)、黄绿色胆汁等情况,需要高度重视。
3.年龄相关观察重点:对于婴幼儿,要特别注意其精神状态,如是否清醒、反应是否迟钝等。因为婴幼儿不会准确表达自身感受,精神状态的变化可能是病情变化的重要信号。而较大儿童可以询问其头部受伤部位的疼痛情况等。
(二)及时就医评估
1.就医指征:当小孩摔到头后出现呕吐,尤其是以下情况时应及时就医:呕吐持续不缓解;伴有头痛加重;精神萎靡、嗜睡、烦躁不安等精神状态明显异常;出现抽搐等症状;呕吐物中有异常物质如血性液体等。
2.就医检查:到医院后,医生通常会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可能还会安排头部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等,以明确颅内是否有病变,如出血、脑挫裂伤等情况。CT检查可以清晰地看到颅内结构的情况,对于判断病情非常重要。
三、预防小孩摔到头后呕吐的建议
(一)家居安全防护
1.环境布置:在小孩活动的区域,如客厅、卧室等,确保地面无杂物,避免小孩被绊倒。对于可能碰撞到头部的家具边角,安装防撞角等防护装置。楼梯口要安装防护栏,防止小孩摔下楼梯。
2.年龄相关防护:对于学步期的婴幼儿,家长要时刻陪伴在身边,防止其乱跑乱撞。可以使用婴儿学步车等辅助工具时要确保安全,避免学步车失控导致小孩摔倒撞到头。
(二)日常监护注意
1.活动监管:在小孩进行户外活动时,如在公园玩耍等,要在旁边密切监护,防止其从高处跌落、撞到硬物等。对于年龄较小的小孩,避免让其单独处于较高的地方,如床边、窗台等。
2.生活方式引导:培养小孩良好的活动习惯,教育其不要在危险区域打闹等。同时,保证小孩充足的睡眠等,维持身体良好的状态,降低因身体疲劳等导致意外摔倒撞到头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