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脱发的主要原因
女性脱发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孕期与产后激素水平变化、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激素因素;有家族脱发遗传史可能患雄激素性脱发的遗传因素;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等营养不良因素;甲状腺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疾病因素;过度烫染、不合理洗发方式等洗护因素;以及长期压力过大等精神因素。
一、激素水平变化
1.孕期与产后:女性在孕期时,体内激素水平处于相对稳定且特殊的状态,分娩后,激素水平会迅速发生较大变化,这可能导致脱发。例如,孕期雌激素水平升高,头发寿命延长,而产后雌激素水平骤降,使得大量头发同步进入休止期,从而出现脱发增多的情况,一般在产后6-9个月会逐渐恢复,但部分女性可能恢复较慢。
2.多囊卵巢综合征:这是一种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患者体内雄激素水平升高,会引起脱发,通常表现为头顶头发稀疏。研究表明,约有一定比例(如30%-50%)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存在脱发问题,其机制与雄激素影响毛囊微小化等有关。
二、遗传因素
1.雄激素性脱发:如果家族中有脱发的遗传史,女性也可能发生雄激素性脱发。这种脱发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性,是由基因决定的。例如,相关基因会影响毛囊对雄激素的敏感性,使得毛囊逐渐缩小,头发变细变软,最终导致脱发。女性雄激素性脱发的表现往往与男性有所不同,多为头顶部头发弥漫性稀疏,而额部发际线一般不后移。
三、营养不良
1.蛋白质缺乏:头发的主要成分是角蛋白,是一种蛋白质,如果日常饮食中蛋白质摄入不足,如长期素食、节食等情况,会影响头发的正常生长,导致头发脆弱易断、脱落增多。例如,人体每天需要摄入足够的优质蛋白质来维持头发的正常代谢,当蛋白质缺乏时,毛囊无法获得充足的原料来合成新的头发蛋白,就会出现脱发。
2.维生素缺乏:维生素B族对头发的健康至关重要,尤其是维生素B7(生物素)、维生素B2、维生素B6等。缺乏维生素B族会影响头发的生长周期,导致头发脆弱易脱。例如,长期酗酒、挑食的女性更容易出现维生素B族缺乏,从而引发脱发问题。此外,维生素D缺乏也可能与脱发有关,有研究发现维生素D受体在毛囊中存在,维生素D缺乏可能影响毛囊的生长和发育。
3.微量元素缺乏:铁、锌等微量元素缺乏也会导致脱发。缺铁会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导致毛囊营养供应不足;缺锌会影响头发角蛋白的合成。例如,素食女性由于植物性食物中铁的吸收率较低,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进而引起脱发;而挑食、节食的女性可能会出现锌等微量元素缺乏,影响头发的正常生长。
四、疾病因素
1.甲状腺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亢进都可能导致脱发。甲状腺激素对身体的新陈代谢起着重要作用,当甲状腺功能异常时,会影响毛囊的生长周期。例如,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身体代谢减慢,毛囊生长受到抑制,出现头发干燥、稀疏、脱落等情况;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代谢过快,也可能导致头发脱落。
2.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统会错误地攻击毛囊,导致脱发。红斑狼疮患者的免疫系统紊乱,产生的自身抗体可能损伤毛囊,引起头皮出现红斑、脱发等症状,而且这种脱发往往是比较严重的,可能呈斑块状脱发。
五、洗护因素
1.过度烫染:频繁地烫染头发会对头发造成损伤。烫发剂、染发剂中的化学物质会破坏头发的角质蛋白结构,使头发变得脆弱易断,长期下来会导致脱发。例如,一些女性为了追求时尚,频繁烫染头发,导致头发质量越来越差,脱发问题日益严重。
2.不合理的洗发方式:使用过烫的水洗发会损伤头皮和头发;过度频繁地洗发会破坏头发的油脂平衡,使头发失去天然的保护,导致头发干燥、易脱落。例如,每天都用热水大力搓洗头发,或者每天都洗发的女性,更容易出现脱发问题。
六、精神因素
1.长期压力过大: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下,人体会分泌应激激素,如皮质醇等,这会影响毛囊的生长周期,导致头发进入休止期,从而引起脱发。例如,现代社会中工作压力大的女性,长期精神紧张,可能会出现明显的脱发情况。长期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也会通过影响内分泌等系统,间接导致脱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