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劳损怎么检查出来
腰肌劳损的体格检查包括观察腰部外观、检查压痛、感受肌肉紧张度及脊柱活动度;影像学检查有X线(用于排除其他腰部疾病,部分患者可现腰椎生理曲度变直)、MRI(可显示腰部软组织情况,助明确诊断和评估病情)、超声(观察肌肉厚度、回声等,可初步筛查);其他检查有实验室检查(一般无特异性异常,辅助排除其他疾病)、肌电图检查(评估肌肉和神经功能状态,助鉴别诊断)。
1.腰部外观:观察腰部有无畸形,如脊柱侧弯等情况,正常情况下腰部外形对称,无明显异常隆起或凹陷。部分腰肌劳损患者腰部外观可能无明显特殊改变,但长期劳损者可能因肌肉代偿等出现轻微体态改变。
2.压痛检查:医生会用手指按压腰部肌肉,寻找压痛点。腰肌劳损的压痛点多在骶棘肌处、髂骨脊后部、骶骨后骶棘肌止点处等,压痛点较为固定,患者往往能明确指出疼痛位置,这是因为劳损导致肌肉局部出现炎症、粘连等病理改变,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疼痛。
3.肌肉紧张度:触摸腰部肌肉,感受肌肉紧张程度。腰肌劳损患者由于肌肉长期处于紧张状态以维持腰椎稳定,可触及肌肉紧张、僵硬,严重时可摸到条索状硬结,这是肌肉痉挛、纤维变性等的表现。
4.脊柱活动度:检查脊柱前屈、后伸、侧弯及旋转等活动范围。一般来说,腰肌劳损患者脊柱活动度基本正常,但在活动到一定范围时可能因肌肉疼痛而有所受限,前屈时可能因腰部肌肉紧张而感觉活动不自如,后伸时也可能因劳损肌肉的牵拉刺激出现疼痛不适等情况。
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目的:主要用于排除腰椎骨折、肿瘤、结核等其他腰部疾病。X线可清晰显示腰椎的骨骼结构,如椎体形态、椎间隙宽度等。对于腰肌劳损患者,X线检查常无特异性改变,部分患者可能表现为腰椎生理曲度变直,这是因为长期腰肌劳损导致腰椎力学平衡失调,引起腰椎生理曲度的改变,但这并非腰肌劳损的特异性表现,需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
适用人群:一般首先进行初步的X线检查,尤其是有长期腰部疼痛,需排除其他骨骼病变的患者,各个年龄段均可进行,但儿童进行X线检查需注意辐射防护。
2.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目的:能更清晰地显示腰部软组织情况,如肌肉、韧带等。对于腰肌劳损患者,MRI可发现腰部肌肉有无水肿、渗出、纤维变性等改变。在早期腰肌劳损时,可能表现为肌肉信号的轻微改变,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肌肉信号异常、肌肉纹理紊乱等情况,有助于明确诊断和评估病情严重程度。
适用人群:当临床症状不典型,或需与其他腰部软组织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症等)鉴别时可进行MRI检查,各年龄段均可,儿童进行MRI检查需根据病情在医生评估后进行,注意检查过程中患儿的配合等情况。
3.超声检查:
目的:可以观察腰部肌肉的厚度、回声等情况。超声检查相对简便、经济,可实时观察肌肉的运动状态。对于腰肌劳损患者,超声下可发现肌肉厚度改变、回声不均匀等,有助于判断肌肉的病理改变情况,但相对MRI等检查,其对细微结构的显示不如MRI清晰。
适用人群:可作为初步筛查手段,各年龄段均可,儿童进行超声检查相对安全,无辐射影响,但需注意检查时的操作规范和患儿的体位等。
其他检查
1.实验室检查:一般腰肌劳损患者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异常,如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等通常在正常范围。但在一些情况下,如需排除其他炎症性疾病等,可能会进行这些检查。例如,若怀疑有感染性疾病导致的腰部疼痛类似腰肌劳损表现时,血常规等检查可协助判断,但对于单纯腰肌劳损,实验室检查主要起辅助排除其他疾病的作用。
2.肌电图检查:
目的:通过记录肌肉电活动来评估肌肉和神经的功能状态。对于腰肌劳损患者,肌电图检查可发现肌肉有无失神经支配等改变,有助于与神经源性疾病导致的腰部疼痛等情况相鉴别。例如,若存在神经受压等情况导致的腰部疼痛,肌电图可能会有相应的异常表现,而腰肌劳损患者肌电图多无明显的神经源性改变,但可显示肌肉收缩时的电活动异常等情况。
适用人群:一般在临床需要鉴别诊断时进行,各年龄段均可,儿童进行肌电图检查时需根据患儿配合情况等进行操作,注意检查过程中的舒适和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