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肠炎的症状
肠炎有不同症状表现,消化道症状包括不同类型肠炎的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有发热、乏力等,不同类型肠炎如细菌性、病毒性、寄生虫性有特殊症状,儿童、老年人、孕妇等特殊人群肠炎也有各自特点,儿童病情变化快易脱水,老年人症状不典型易有并发症,孕妇需谨慎用药保自身和胎儿安全。
一、肠炎的常见症状
(一)消化道症状
1.腹痛:不同类型肠炎腹痛表现有所差异,如急性肠炎多为阵发性绞痛,常位于脐周,这是因为肠道平滑肌痉挛所致;慢性肠炎腹痛程度相对较轻,可为隐痛或胀痛,部位不固定。对于儿童来说,肠炎引起的腹痛可能会导致孩子哭闹不安,因为儿童表达疼痛的方式相对单一,主要通过哭闹来体现腹部不适。
2.腹泻:是肠炎常见症状之一,急性肠炎腹泻次数较多,可为每日数次至十余次,大便性状多样,可为稀水样便、黏液便甚至脓血便;慢性肠炎腹泻程度相对较轻,一般每日数次,大便多为糊状。如果是感染性肠炎导致的腹泻,还可能伴有大便中有脓血的情况,这是由于肠道黏膜受到炎症侵袭,出现破损出血等情况。
3.恶心、呕吐:在急性肠炎中较为常见,由于肠道炎症刺激,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引起恶心、呕吐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等情况。儿童发生肠炎时,由于胃肠道功能较弱,恶心、呕吐可能会比较明显,需要特别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防止出现脱水等严重并发症。
(二)全身症状
1.发热:感染性肠炎常伴有发热症状,体温可因感染病原体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为低热至中度发热,如细菌感染引起的肠炎可能会出现较高的发热,体温可达38℃-39℃甚至更高;非感染性肠炎一般发热症状不明显。对于婴幼儿来说,由于其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肠炎引起的发热可能会比较突然,且容易出现体温波动较大的情况,需要密切监测体温变化。
2.乏力:由于肠道炎症导致身体处于应激状态,机体消耗增加,同时营养物质吸收不良等因素,患者会出现乏力症状,感觉身体疲倦,活动耐力下降。在老年人中,肠炎引起的乏力可能会影响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需要家人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帮助其进行日常活动。
二、不同类型肠炎的特殊症状表现
(一)细菌性肠炎
由特定细菌感染引起,除了上述一般症状外,例如大肠杆菌引起的肠炎,除了有腹痛、腹泻等症状外,腹泻物可能带有腥臭味,大便中白细胞增多等;沙门氏菌感染引起的肠炎,发热症状可能较为明显,且腹泻次数较多,可能会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严重情况更快。对于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感染细菌性肠炎后,由于其机体抵抗力较弱,病情可能进展较快,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二)病毒性肠炎
常见的如轮状病毒肠炎,多见于儿童,主要症状为腹泻,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汤样,无腥臭味,同时常伴有呕吐、发热等症状,病程一般为1-2周。儿童感染轮状病毒肠炎后,由于腹泻和呕吐容易导致脱水,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预防脱水等并发症的发生。
(三)寄生虫性肠炎
如阿米巴痢疾引起的肠炎,大便多为暗红色果酱样,有特殊腥臭味,同时可能伴有腹痛、发热等症状,粪便中可找到阿米巴原虫。对于生活在卫生条件较差地区的人群,需要注意预防寄生虫感染引起的肠炎,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等。
三、特殊人群肠炎症状特点
(一)儿童
儿童肠炎除了上述一般症状外,由于其肠道功能尚未发育完善,病情变化较快。例如婴儿患肠炎时,除了腹泻、呕吐外,可能会出现囟门凹陷、精神萎靡等脱水表现,因为婴儿体液量相对较少,脱水症状更容易出现且更为明显。同时,儿童对感染的耐受能力较差,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进行治疗。
(二)老年人
老年人肠炎症状可能不典型,往往发热、腹泻等症状不如年轻人明显,但更容易出现水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等并发症。因为老年人各器官功能衰退,肠道吸收和调节功能下降,所以即使肠炎症状较轻,也需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进行补液、调整营养等治疗。
(三)孕妇
孕妇患肠炎时,需要特别注意药物对胎儿的影响。肠炎可能导致孕妇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引起宫缩,影响胎儿健康。所以孕妇患肠炎后,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谨慎选择治疗方法,以保证自身和胎儿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