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边牙龈肿痛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两边牙龈肿痛的常见原因包括牙龈炎(牙菌斑等致牙龈红肿触碰易出血、疼痛较轻)、牙周炎(由牙龈炎发展而来,有牙龈出血、牙周袋等症状、疼痛程度不一)、智齿冠周炎(智齿萌出不全等致周围牙龈红肿、张口受限等、疼痛明显)、食物嵌塞(牙齿问题等致嵌塞处牙龈肿痛、去除嵌塞可缓解)、过敏反应(对食物等过敏致牙龈红肿瘙痒疼痛、接触过敏原短时间出现)、全身性疾病的口腔表现(如血液、内分泌疾病致牙龈肿痛及相应疾病其他表现)。
1.牙龈炎
病因及机制:牙菌斑是引发牙龈炎的主要病因,牙菌斑不断堆积在牙齿表面,其中的细菌会产生有害物质,刺激牙龈组织,导致牙龈发炎肿痛。口腔卫生不良是常见诱因,例如不按时刷牙、刷牙方法不正确等,使得食物残渣、细菌等容易在牙龈周围积聚。不同年龄段人群都可能发生,儿童若口腔卫生差也易患牙龈炎;女性在生理期由于体内激素变化,可能会使原本轻微的牙龈炎症状加重;有吸烟习惯的人,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加重牙龈的炎症反应。
表现:牙龈红肿,触碰时容易出血,伴有疼痛,一般疼痛程度相对较轻,但会持续存在。
2.牙周炎
病因及机制:牙周炎是由牙龈炎进一步发展而来,除了牙菌斑因素外,牙石、食物嵌塞等也会促进其发生。细菌及其毒素侵犯牙周组织,导致牙周支持组织的炎症和破坏。年龄较大的人群由于牙龈和牙槽骨等组织逐渐出现生理性退变,更容易患牙周炎;糖尿病患者因为血糖控制不佳,身体抵抗力下降,牙周组织对细菌的易感性增加,患牙周炎的几率较高且病情可能更严重;吸烟会影响牙周组织的血液循环和免疫功能,加重牙周炎的病情进展。
表现:除了牙龈肿痛外,还可能伴有牙龈出血、牙周袋形成、牙齿松动等症状,疼痛程度可能因病情严重程度而异,严重时会影响咀嚼功能。
3.智齿冠周炎
病因及机制:智齿萌出不全或阻生时,智齿周围的牙龈瓣与智齿之间形成盲袋,食物残渣和细菌容易积存于盲袋内,引发冠周炎。青少年是智齿萌出的常见年龄段,所以该年龄段人群易患智齿冠周炎;女性在智齿萌出期间,若激素水平有波动,可能会加重智齿冠周炎的症状;局部创伤,如咀嚼硬物时不慎损伤智齿周围牙龈,也可能诱发智齿冠周炎。
表现:智齿周围牙龈红肿疼痛,严重时可伴有张口受限、面部肿胀等症状,疼痛较为明显,尤其在咀嚼、吞咽时疼痛加剧。
4.食物嵌塞
病因及机制:牙齿排列不整齐、牙齿磨损等原因可导致食物嵌塞在牙齿邻接处,长期的食物嵌塞会刺激牙龈,引起牙龈的炎症和肿痛。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因牙齿排列问题出现食物嵌塞,儿童可能因乳牙排列不齐等原因发生;成年人牙齿磨损、龋齿等也会导致食物嵌塞;不良的饮食习惯,如喜欢吃黏性大的食物,也容易造成食物嵌塞。
表现:主要是嵌塞部位的牙龈出现肿痛,去除嵌塞的食物后,症状可能会有所缓解,但如果嵌塞未得到及时处理,炎症可能会进一步加重。
5.过敏反应
病因及机制:个别患者可能对某些食物、牙膏、口腔修复材料等过敏,接触后引起牙龈的过敏反应,出现肿痛。过敏体质的人群相对更容易发生;不同个体对不同过敏原的反应不同,例如有的患者可能对某种特定品牌的牙膏中的成分过敏;在更换牙膏或使用新的口腔护理产品时,更容易出现过敏相关的牙龈肿痛症状。
表现:牙龈红肿、瘙痒、疼痛等,症状通常在接触过敏原后较短时间内出现。
6.全身性疾病的口腔表现
病因及机制:一些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系统疾病(白血病等)、内分泌紊乱疾病(如糖尿病等)可能会表现为牙龈肿痛。白血病患者由于异常的白细胞增殖,会浸润牙龈组织,导致牙龈肿胀、出血、疼痛;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口腔内环境改变,容易滋生细菌,引发牙龈炎症肿痛。不同全身性疾病有其各自的发病机制,且在不同年龄段、不同健康状况的人群中表现各异。例如老年人本身可能患有多种慢性疾病,若同时患有糖尿病且血糖控制不好,更容易出现牙龈肿痛的口腔表现;儿童患血液系统疾病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牙龈肿痛等口腔表现往往较为明显。
表现:牙龈肿痛可能是全身性疾病的伴随症状之一,除牙龈肿痛外,还会有相应全身性疾病的其他表现,如白血病患者可能伴有发热、贫血、出血倾向等;糖尿病患者可能有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症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