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劳损腰酸怎么办
缓解腰酸可从休息与姿势调整、物理治疗、运动锻炼、药物辅助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等方面入手。充分休息保证睡眠和适时活动,调整正确姿势;热敷、按摩、牵引等物理治疗有相应方法及禁忌;通过腰部伸展运动、游泳等锻炼;非甾体抗炎药、肌肉松弛剂等药物可辅助缓解,但需注意适用人群;老年人、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有各自注意要点。
一、休息与姿势调整
1.充分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让腰部肌肉得到放松,一般成年人每天建议7-8小时的睡眠时间,睡眠时可选择合适的床垫和睡姿,以维持脊柱的生理曲度,减轻腰部压力。对于久坐或久站人群,每工作1小时左右就应休息5-10分钟,活动一下腰部,改变姿势。
2.调整姿势:无论是站立、坐姿还是劳作时,都要保持正确姿势。站立时应双脚分开与肩同宽,收腹挺胸,腰部挺直;坐姿时要使腰部靠紧椅背,膝关节与髋关节保持同一高度;劳作时要避免腰部过度扭曲,尽量使物体靠近身体,减少腰部肌肉的不必要牵拉。例如长时间伏案工作的人群,要注意电脑屏幕的高度,使眼睛与屏幕保持平视,同时保持腰部紧贴座椅靠背。
二、物理治疗
1.热敷:可以促进腰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用热水袋或热毛巾热敷腰部,温度以皮肤能耐受为宜,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对于有腰部皮肤破损、感觉障碍等情况的人群要谨慎使用热敷,避免烫伤或加重病情。
2.按摩:适度的按摩能放松腰部肌肉,但要注意选择正规的按摩场所或由专业人员操作。按摩可以采用揉、按、捏等手法,促进局部气血运行。例如,用手掌在腰部两侧由上至下轻轻揉按,每次按摩10-15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不过,对于腰部有急性损伤、骨折等情况的人群禁止按摩,以免加重损伤。
3.牵引:在专业医疗机构,可根据病情进行适度的牵引治疗,通过牵引装置拉开椎体间隙,减轻椎间盘对腰部神经等组织的压迫,缓解腰酸症状。但牵引治疗有一定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需由医生评估后决定是否采用。
三、运动锻炼
1.腰部伸展运动:如仰卧位挺腰,平躺在床上,双腿弯曲,双脚踩地,然后慢慢将腰部向上挺,使腰部离开床面,保持5-10秒后缓慢放下,重复10-15次。还有站立位体前屈,双脚与肩同宽站立,缓慢向前弯腰,尽量使手指触及地面,保持10秒后缓慢起身,重复10-15次。这些运动可以增强腰部肌肉力量,改善腰部柔韧性,但对于腰部疼痛急性期的人群应适当减少运动强度或暂停运动。
2.游泳:游泳是一种对腰部劳损有较好康复作用的运动,尤其是蛙泳和仰泳。在游泳过程中,水的浮力能减轻身体重量对腰部的压力,同时游泳时腰部需要不断协调运动来保持身体平衡,能有效锻炼腰部肌肉。一般每周可进行3-4次游泳,每次30-60分钟。但对于有肩颈疾病或关节疾病不适合游泳的人群则需避免。
四、药物辅助(仅说明药物名称,不涉及服用指导)
1.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等,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腰酸带来的疼痛症状,但需注意其可能存在的胃肠道等不良反应,对于有胃肠道疾病史的人群要谨慎使用,且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是否使用此类药物。
2.肌肉松弛剂:像氯唑沙宗等,能缓解腰部肌肉紧张,但也有一定的副作用,特殊人群如老年人、肝肾功能不全者等使用时需格外谨慎,需在医生评估后决定是否应用。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人:老年人腰肌劳损腰酸时,更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运动强度应适当降低。在物理治疗时要注意温度和力度,防止因皮肤感觉减退等原因导致烫伤或损伤加重。药物使用需更加谨慎,最好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副作用较小的药物。
2.孕妇:孕妇出现腰肌劳损腰酸时,要避免过度劳累和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休息时可采用侧卧位并在双腿间夹枕头以减轻腰部压力。物理治疗需在医生专业评估后进行,避免使用可能对胎儿有影响的治疗方法,药物使用需绝对遵循医生的严格指导,因为很多药物可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发育。
3.儿童:儿童一般较少出现腰肌劳损,但如果因特殊情况如长时间不正确的坐姿等导致腰酸,要注重纠正不良姿势,通过简单的适合儿童的腰部伸展游戏等方式进行康复,避免使用成人的药物治疗方法,以儿童的舒适度为首要考虑,优先采用非药物的姿势调整和适度运动等干预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