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肚子疼呕吐是怎么回事
孩子肚子疼呕吐可能由消化系统问题(如胃肠型感冒、急性胃肠炎、积食)和外科急腹症相关情况(如急性阑尾炎、肠套叠)引起,需关注症状表现细节(呕吐频率、性状,腹痛部位、性质、程度及变化,精神状态、体温、大小便等)及不同年龄段特点,当孩子肚子疼呕吐持续不缓解、呕吐频繁量多、精神差、腹痛剧烈进行性加重、伴有高热不退或便血等时需立即就医,就医前可暂时禁食禁水并少量多次给孩子喝口服补液盐,同时安抚孩子情绪。
一、常见原因及相关情况
(一)消化系统问题
1.胃肠型感冒:多由病毒感染引起,除了肚子疼、呕吐外,常伴有发热、鼻塞、流涕等症状。病毒感染胃肠道及上呼吸道,影响胃肠功能导致不适。儿童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更易受病毒侵袭引发胃肠型感冒。
2.急性胃肠炎:可能因饮食不洁,如食用被细菌、毒素污染的食物,细菌及其产生的毒素刺激胃肠道,引起胃肠道炎症反应,出现腹痛、呕吐,还可能伴有腹泻、发热等。不同年龄段孩子饮食方式不同,幼儿若接触不洁玩具后放入口中,易导致病从口入引发急性胃肠炎。
3.积食:儿童消化系统功能相对较弱,若进食过多或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如油炸食品、过量肉类等,食物在胃肠道内堆积,不能及时消化吸收,可引起肚子疼、呕吐,呕吐物多有酸腐味,同时可能伴有腹胀、食欲不振等表现。学龄前儿童可能因自控能力差,不能很好地控制进食量,容易出现积食情况。
(二)外科急腹症相关情况
1.急性阑尾炎:典型表现为初始脐周疼痛,数小时后转移至右下腹疼痛,可伴有呕吐、发热等。阑尾管腔堵塞、细菌感染等因素可引发急性阑尾炎。儿童急性阑尾炎症状可能不典型,需密切观察。幼儿难以准确表述疼痛部位,可能仅表现为哭闹、腹部不适等,易被忽视,延误病情。
2.肠套叠:多见于婴幼儿,尤其是4-10个月婴儿。表现为突发剧烈腹痛、呕吐(呕吐物初期为奶汁、食物,later可含胆汁,甚至呈粪便样)、果酱样血便,腹部可触及腊肠样包块。其发生与肠管蠕动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婴儿肠道功能发育不完善,较易出现肠套叠。
二、需要关注的要点
(一)症状表现细节
1.观察呕吐的频率、呕吐物的性状,如是否为喷射性呕吐、呕吐物有无胆汁、血液等。喷射性呕吐可能提示颅内压增高相关情况,而呕吐物含胆汁可能涉及肠道梗阻等问题;呕吐物有血液则需警惕消化道出血等严重情况。
2.留意腹痛的部位、性质、程度及变化情况。不同疾病引起的腹痛部位、性质有差异,如阑尾炎初始脐周痛后转移右下腹,肠套叠为突发剧烈腹痛等。腹痛程度的变化也能反映病情的发展,如疼痛进行性加重需警惕病情恶化。
3.关注孩子的精神状态、体温、大小便情况等。精神萎靡、持续高热、尿量减少等提示病情可能较重,而正常或稍稀的大便可能与胃肠型感冒等情况相关,果酱样大便则高度提示肠套叠等。
(二)不同年龄段特点
1.婴儿期:婴儿不会准确表达疼痛,多以哭闹等方式表现不适。若出现不明原因的哭闹、拒食、呕吐等,要高度警惕外科急腹症等严重情况,因为婴儿病情变化快,需及时就医。
2.幼儿及学龄前儿童:能简单表述不适,但有时表述不准确。要结合其饮食、活动等情况综合判断,如幼儿若有不洁饮食史后出现腹痛呕吐,需考虑急性胃肠炎等。
三、就医建议及注意事项
(一)何时需就医
1.当孩子肚子疼呕吐持续不缓解,或呕吐频繁、量多,出现精神差、嗜睡、烦躁不安等情况时,应立即就医。因为频繁呕吐可能导致脱水、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并发症,精神差等提示病情较重。
2.若腹痛剧烈、进行性加重,或伴有高热不退、便血等情况,需紧急就医。如急性阑尾炎若延误治疗可能导致阑尾穿孔等严重后果,肠套叠若不及时处理可引起肠坏死等。
(二)就医前的护理
1.暂时禁食禁水一段时间,一般可禁食4-6小时,让胃肠道得到休息,但需少量多次给孩子喝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但要注意避免盲目给孩子服用止痛药物等,以免掩盖病情,影响医生对病情的判断。
2.安抚孩子情绪,减少其哭闹,因为哭闹可能加重腹痛等不适,也可能导致呕吐加剧。
总之,孩子肚子疼呕吐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家长需密切观察孩子的症状表现,根据具体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必要时尽早带孩子就医,以便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处理。



